和去年一样,因为要接受硕士课程的集中面授,今年夏天赵勤依然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但在这次面授时间里,赵勤还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准备司法考试。硕士课程安排得相当紧张,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在55天内修完8门课,学校将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周一至周六全天上课,晚上9点半前要做作业和自修。好不容易赶上周日休息,赵勤还打算去听学术报告。
面对这样的课程安排,赵勤别无选择,要想上课、备考两不误,只有严格坚持自己定下的“课程作业、自修内容随堂完成”的原则,确保晚上的时间可以全部用来备战司法考试。但即便如此,他的备考时间也显然不够,他又打算把每天早晨的时间利用起来。然而,计划刚制订好,一个校方管理方面的小问题却把赵勤给难住了:尽管南京的夏季早晨5点半时天已经大亮,但学校宿舍大门却要等到6点整才会打开。为了多增加半个小时的晨读,赵勤找到宿舍管理员说情,希望能行个方便提前开门。经不住赵勤多次软磨硬泡,宿舍管理员终于网开一面,破例给了他一把大门钥匙。在接下来的50多天时间里,每天早晨5点半,赵勤准时来到宿舍外进行晨读,风雨无阻。
“就这样,赵勤平生第当了回‘门卫’。”回想起那段经历,赵勤调侃道,“真的特别感激那位宿舍管理员,也特别怀念那段当‘门卫’的日子。”
谈起自己备考的体会,赵勤总结得头头是道。他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如果只知法条,不懂法理,就不可能学会用法的基本精神去融会贯通。所以,他在复习时特别注意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等内容的研读。“法理知识就好比建造一幢大厦所用的材料,你只有把每种材料的结构和特点都弄清楚了,才能终把大厦筑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