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项目管理师>导航 > 备考辅导 >福建

近几年福建工业品出口市场份额变化分析

2008-11-01 00:43:00 来源:无忧考网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质取胜,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近几年,福建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政策导向,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开拓新兴市场,出口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六位。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出口市场份额,也面临着结构、质量、经营环境等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福建产品市场占有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一、工业产品出口变化情况
  1.境外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7年福建省全部工业产品境外销售收入4684.52亿元,增长20.4%,增幅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但是,占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3.6%,与2006年、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5和2.7个百分点。
  分轻重观察,重工业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2007年全省重工业境外市场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6%,增幅高出轻工业13.2个百分点;重工业销往境外比重较上年略有增加,轻工业有所下降。
  分行业看,采掘业境外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境外销售收入较上年下降66.5%,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从上年的19.0%下降至5.6%;制造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境外销售收入增幅较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30个工业行业中有17个行业出口比重下降,这一比例与上年相当,但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年,如2007年下降幅度的行业较上年下降19.8个百分点,而2006年下降幅度的行业仅下降5.2个百分点。出口销售比重下降较大的行业有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2.出口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福建省出口总额达499.4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1%,分别较2006年、2005年下降0.2和1.3个百分点,自1999年起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6位。但总量增幅仅居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福建省出口总额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6位。并有被后来者赶超的趋势,出口居全国前列压力增大。如出口额排在福建省之后的北京市全年出口增长28.2%,高出福建省7.9个百分点,与福建省出口规模差距由上年的27.77亿美元缩小到10.2亿美元。
  3.部分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2007年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为3.2%,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较2005年下降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为2.8%,分别较2006年、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出口呈现的主要亮点
  1.出口结构调控效果明显,部分“两高一资”行业出口销售比重下降。近年来国家及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措施,如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使福建省“两高一资”行业出口量减少,出口比重有所下降,部分行业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福建省非金属矿采选业境外市场销售比重从上年的19.0%下降至5.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已无出口、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境外市场销售比重下降19.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下降7.8个百分点。
  2.机电行业支撑作用增强。2007年福建省机电行业境外市场销售收入1925.75亿元,较上年增长27.8%,高出全省工业境外市场销售收入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境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长10.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境外市场销售收入的比重达41.1%,提高2.4个百分点。部分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成为机电行业出口中的一大亮点。如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类机电产品2007年出口额为98.42亿美元、27.24亿美元和17.25亿美元,分别增长75.0%、53.8%和85.6%.
  3.出口产品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为鼓励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争创品牌,福建省不仅制定和出台《关于扶持出口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出口品牌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出口品牌建设活动,还率先在全国建立“商务部出口品牌―省级出口品牌―候选出口”多层次的出口品牌培育体系,此举被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共有18家企业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数的1/10,位居全国第五位;88家企业入选2006―2007年度福建出口;同年福建省又向商务部推荐71家企业76个品牌申报2007―2008年度“中国出口”。
  品牌战略的实施,不仅提高福建省出口商品的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成为拉动出口的有力引擎。据统计,福建省省级出口企业数占全省内资出口企业数的1.9%,但全年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0%.品牌企业开始告别低附加值的竞争,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如大金龙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品牌推广力度,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客车新星品牌的形象,而且增加了市场份额,提高了经济效益。2007年大金龙海外销售量突破1500辆,销售额达到了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并已销售到45个国家和地区。
  4.出口渠道拓宽,开辟新兴市场成效显著。近几年,面对贸易摩擦增多的压力,福建省积极规避贸易风险,不断探寻新的合作模式和出口渠道,促进新兴市场出口额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累计向新兴市场出口96.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增幅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俄罗斯联邦、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较上年增长41.1%、39.4%和34.8%.传统市场出口集中度进一步下降,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香港是福建省的五大出口市场,2007年,对美国、欧盟、日本、东盟、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0.7%,较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传统行业开拓新兴出口市场也取得显著成效。如:漳州速冻蔬菜企业积极开拓欧美、澳、俄、中东等国际市场,对美出口数量首次超越日本,对澳、俄等国家出口增长强劲,对以色列和韩国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泉州出口制鞋企业通过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与国外鞋类零售商采购团扩大合作,2007年出口鞋类产品销售国家和地区从上年的50多个增至80多个;福耀玻璃通过收购德国一家提供汽车零部件增值服务的公司,取得了登陆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开始进驻欧洲。
项目管理师福建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