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一
1、某书店一月份出售书1235本,二月份出售1009本,三月份出售1340本,四月份比三月份少出售208本,五月份至年终书的出售量比前4个月的3.5倍少198本。这年平均每月出售多少本书?[(1235+1009+1340+1340-208)+(1235+1009+1340+1340-208)]3.5-198=1752(本)
2、前进化肥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9800吨,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18700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15000吨,今年计划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9800×6+18700×6+15000)÷12=15500(吨)
2.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
(1)1+2+3+4+5+6+7+8+9+10=(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3.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三
在一个雾霾天,狐狸,兔子和狗熊去卖口罩。狐狸说:狗熊卖1元一个,我就卖4元一个;狗熊卖2元一个,我就卖8元一个;狗熊卖3元一个,我就卖12元一个……。兔子说:“我卖的价格是狐狸的一半。”结果它们卖了相同数量的口罩,一共卖了210元,那么狐狸卖了多少元?答案与解析:
答案:120元
解析:假设狗熊卖了X元,由题意知,狐狸就是4X,兔子就是2X。
那么4X+2X+X=210,X=30,狐狸卖了4*30=120元。
4.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四
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答案与解析:
25÷(12÷2-1)
=25÷(6-1)
=25÷5
=5(米)
答: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5米。
5.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五
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与解析:
答案:3千米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从而得出a+b=5。
因为(a-b)*5=5,得出a-b=1。
根据和差公式a=(5+1)÷2=3
6.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六
小明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2分。周日上午9点整,他对准了闹钟,然后定上闹铃,想让闹铃在11点半的时候响,那么他应该把闹铃定在几点几分?答案与解析:
标准时间每走60分,闹钟走62分。从9点到11点半一共是60×2+30=150分钟,那闹钟应该走62×2+31=155分钟,多走5分钟,所以他应该把闹铃定在11点35分。
7.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七
将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彼此不重叠),组成一个新四边形,则新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与解析:
答案:16厘米或者20厘米
解析:有两种情况,新的四边形长与宽分别是8厘米,2厘米或者是4厘米,4厘米,故新四边形周长为20厘米或者16厘米。
8.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八
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答案解析】
解:{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
=16(块)
9.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九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分析】: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
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
丙等待时间为0,用水时间1分钟,总计1分钟
乙等待时间为丙用水时间1分钟,乙用水时间2分钟,总计3分钟
甲等待时间为丙和乙用水时间3分钟,甲用水时间3分钟,总计6分钟
丁等待时间为丙、乙和甲用水时间共6分钟,丁用水时间10分钟,总计16分钟,
总时间为1+3+6+16=26分钟。
10.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
有7袋大米,它们的重量分别是12kg、15kg、17kg、20kg、22kg、24kg、26kg。甲先买走一袋,剩下的由乙、丙、丁三人买走。已知乙和丙买走的重量恰好相等,都是丁的2倍。求甲先买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解析】
因为乙和丙买走的重量一样多,且都是丁的2倍
所以乙丙丁三人买走的重量是丁的5倍;
而7袋大米的总重量是12+15+17+20+22+24+26=136千克
从136千克里减去5的倍数,剩下的就是甲买走的重量
反过来说,从136千克里减去甲买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剩下的重量一定是5的倍数,要使136减去一个数后和得数能被5整除,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1或者6,而这7袋大米的重量中只有26的个位是6;
因此甲买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6千克
11.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一
粮库里有860吨粮食,19辆同样的汽车5次拉走380吨,照这样计算,剩下的粮食要6次拉完,需要增加几辆同样的汽车?解:
根据19辆汽车5次拉走380吨,可以求出一辆汽车一次可以拉多少吨;
根据原有的吨数和拉走的吨数,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吨粮食;
根据剩下的粮食吨数和一辆汽车一次运的吨数,可以求出需要几辆汽车,从而求出增加的辆数。
1辆车1次运的吨数:380÷19÷5=4(吨)
剩下粮食吨数:860-380=480(吨)
剩下粮食需要几辆车:480÷4÷6=20(辆)
需要增加几辆车:20-19=1(辆)
答:需要增加1辆同样的汽车。
12.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二
小明的家在学校南边,小芳的家在学校北边,两家之间相距1410米,每天上学时,如果小明比小芳提前出发3分钟,两人就可以同时到校。已知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80米,小明的家离学校多少米?解:
所谓同时到校,也就是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已知两家之间的路程是1410米,二小明每天总是提前3分钟,这3分钟小明可以走3×70=210米,剩下的路程1410-210=1200(米)是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样可以求出相遇时间。有了相遇时间,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列式为:小明3分钟可以走:3×70=210(米)
剩下的路程:1410-210=1200(米)
小芳与小明相遇时间:1200÷(70+80)=8(分钟)
小明所走的时间:8+3=11(分钟)
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1×70=770(米)
答:小明的家离学校770米。
13.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三
从1~8这八个数字中,每次取出两个数字,要使它们的和大于8,有多少种取法?分析为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统计出结果,应该按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列举,可以按“几+8、几+7、几+5、几+6、几+5”的顺序来思考。
1+8、2+8、3+8、……7+8,共7个;
2+7、3+7、4+7、……6+7,共5个;
3+6、4+6、5+6,共3个;
4+5共1个。
这样,两个数的和大于8的算式共有7+5+3+1=16(个),所以,共有16种不同的取法。
14.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四
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15.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五
父亲今年比儿子大30岁,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儿子今年几岁?【分析】
3年后,父子的年龄差不变,即3年后,父亲比儿子还是大30岁,且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可以求出3年后儿子的年龄:
30÷(4-1)=10(岁)。
所以儿子今年的年龄是:
10-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