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2025-02-08 12:0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一

  56×3+56×27+56×96-56×57+56

  答案与解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意,提走公共乘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

  56×3+56×27+56×96-56×57+56

  =56×(32+27+96-57+1)

  =56×99

  =56×(100-1)

  =56×100-56×1

  =5600-56

  =5544

2.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二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答:

  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三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答:

  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四

  ①300-73-27

  ②1000-90-80-20-10

  解答:

  ①式=300-(73+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5.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五

  用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解:分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4+5+7+8)÷4=6(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6.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六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7.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七

  1、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3、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参考答案:

  1、5×45÷(5-0.5)=50(天)

  2、(150-7.5)÷(7.5÷3)=57(根)

  3、0.48×30÷(0.48+0.02)=28.8(天)

8.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八

  把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的小方格中,使三个等式都成立。

  □+□=□

  □-□=□

  □×□=□□

  分析在0~9这十个数中,因为A+0=A,A-0=A,A×0=0,所以,0不能填在加法和减法算式里,也不能填在乘法中作因数,0只能填在积的个位。因此,第三个等式一定是5×2=10、5×4=20、5×6=30、5×8=40中的一个。如果是5×2=10,剩下的3、4、6、7、8、9经计算不能使上面两个等式成立。同样道理,5×6=30和5×8=40这两个算式也应被排除,正确的填法是3+6=9,8-1=7,5×4=20。

9.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九

  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上面一列数中,从第1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43279186”,周期数是8。要求出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共有多少组“43279186”。

  54÷8=6(组)……6(个)

  因此,前6组数字和是(4+3+2+7+9+1+8+6)×6=240,余下6个数字之和是4+3+2+7+9+1=26。所以,这列数中前54个数字之和是240+26=266。

10.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

  商店有水彩笔和铅笔一共163支,如果水彩笔拿走19支后,水彩笔的支数就正好是铅笔的5倍.原有水彩笔和铅笔各多少支?

  解答:原有水彩笔139支,铅笔24支。

  分析:水彩笔拿走19支后,正好是铅笔数量的5倍。此时水彩笔和铅笔的总数也应减少19支,列式成163-19=144(支),且正好是铅笔支数的1+5=6倍。

  铅笔有:144÷6=24(支),水彩笔有:24×5+19=139(支)。

11.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一

  计算巧算:

  186576×199911-199912×186575

  解:186576×199911-199912×186575

  =(186575+1)×199911-(199911+1)×186575

  =186575×199911+1×199911-199911×186575-1×186575

  =199911-186575

  =13336

12.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二

  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写成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6。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被写成了7,这样错写一个加数比原来增加了6;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8,增加了50。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比原来增加了6+50=56。所以,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1996-(6+56)=1940。

13.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三

  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答案解析】

  解:{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

  =16(块)

14.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四

  (1)4×4×4×…×4[50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9×9×9×…×9[51个9]积的个位数是几?

  【思路导航】(1)我们先列举前几个4的积,看看个位数在怎样变化,1个4个位就是4;4×4的个位是6;4×4×4的个位是4;4×4×4×4的个位是6……由此可见,积的尾数以“4,6”两个数字在不断重复出现。50÷2=25没有余数,说明50个4相乘,积的个位是6。

  (2)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51个9相乘时,积的个位是以“9,1”两个数字不断重复,51÷2=25……1.余数是1.说明51个9本乘积的个位是9。

15.小学生奥数作业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五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分析】: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

  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

  丙等待时间为0,用水时间1分钟,总计1分钟

  乙等待时间为丙用水时间1分钟,乙用水时间2分钟,总计3分钟

  甲等待时间为丙和乙用水时间3分钟,甲用水时间3分钟,总计6分钟

  丁等待时间为丙、乙和甲用水时间共6分钟,丁用水时间10分钟,总计16分钟,

  总时间为1+3+6+16=26分钟。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