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工师>导航 > 备考辅导 >上海

上海社工在社区矫正方面的故事

2009-09-24 18:42:00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红丝带连着的两颗心的碰撞"---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一个少年如幼苗般沐浴阳光"---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
"一个走出阴影重归社会的人"---新航社区服务总站。

三个全新的社团,和它们的标志一样新鲜,充满希望。

2002年底,上海市高瞻远瞩,开始了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创举。如今,"自强"、"新航"、"阳光"三个社团的1300余名社工,已深入该市19个区县260余个街道,从事禁毒、社区矫正和社区青少年事务的社会管理工作。这项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工作展开一年半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做社工后,帮助别人的欲望更强烈了"---社工站的一天

"我要管牢他!不管不来事!"上午,一名中年妇女来到社工站,她的面容显出长期的焦虑不安。10点,一名中年残疾男子来到社工站,用吵架般的大嗓门说着什么。那头,老姚在电话里叮嘱一个少年:"某公司招一个送票员,是售后服务合同工,你一定要去试一试噢!"这时,刚去为一个禁毒做尿检的小王回到站里,多少有点无奈地说:"不高兴,如果请民警跟我们一起去做尿检,让街坊邻居看到多不好!"

……

位于龙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站有5名社工,季行、小林负责社区矫正,"姚政委"和唐老师负责青少年帮教,小王负责禁毒。

季行介绍说,那位中年妇女的儿子曾有过性犯罪经历,现在她把孩子管得足不出户,社工劝导她别矫枉过正。那名残疾男子,在假释期间与一外地女子同居,生下一个脑瘫的女儿,现在经济上极度困窘,又面临计划生育罚款和孩子报户口等困难,他们正在努力帮助缓解。

季行分管39名社区矫正,这一年半来就是这样和他们打交道的。"这个假释现在不知下落,麻烦了。"季行指着一张外出情况表对记者说。在社工站惟一的一台电脑里,每个社工都有若干表格。季行正在整理报表:从帮教是否外出、有过几次谈话到劳动就业、是否重新犯罪、有无行政奖惩、帮教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所有情况都随时更新、每月上报。

在转行做社工之前,季行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从事了20多年监管工作。他拿出一本美国人克莱门斯?巴特勒斯写的《矫正导论》介绍说,美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社区矫正工作了,而我们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对几十年来的劳改政策进行反思。

当时,季行和很多在监狱工作的同志都意识到,几乎完全封闭的长期监禁,对服刑人员身心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监狱的教育改造,降低了促进罪犯改过自新的实际效果。他们看到,服刑人员的社会认知水平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他们回归社会后,往往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有的成了社会边缘人,有的则重蹈覆辙,重新犯罪。

不过,当时虽然有社区服刑、扩大假释面等一些设想,却终因为法律的一条"回社会后不致重新犯罪"的规定,把监狱、检察院、法院都束缚住了,未能付诸实践。

"社区矫正出台,让我们欢欣鼓舞。"季行说,原本担任英语教师收入丰厚的唐老师,部队转业的"姚政委",刚从大学毕业的小林、小王,也受社工这一全新理念的吸引,分别加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帮教以及禁毒社工的队伍。

这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制度和流程还只是刚刚建立,具体工作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开展,还有许多有待探讨。好在有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社工的基本理念"助人自助",激励着他们不断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

也有高兴的事情,比如,街道、居委渐渐接纳认可了社工的工作。比如,帮助的也开始帮助他人,季行帮助的一个曾因受贿罪被判刑的,如今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还为抗洪捐了物品。有一个缓刑,现在则拿钱资助3个小孩。

下午,在龙华街道上班的劳动监察协管员张帆来到社工站。自从街道多了这几位忙碌的社工,张帆也接受了"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并正准备通过社工资格考试,成为一名以帮助别人为职业的社工。"社工专门帮助人,和劳动监察一样,也是为了社会公平。这种理念真好。"张帆说。"做社工后,帮助别人的欲望更强烈了。"季行他们感慨地说。

龙华街道司法所所长梁三杰来到社工站,这个所长现在忙着一个占地7亩的苗圃的筹建。这个苗圃将作为一个社区矫正人员的"中途站",为他们提供一个就业基地,提供一个从大墙内到社会的过渡区间。

季行在担任提篮桥监狱办公室主任期间,曾经代表监狱和一个热心公益的企业老板签订了一个每年接收30名"五种人"的协议,可由于没有人具体负责他们出去之后的帮教工作,协议后无法履行。他感慨地说:"如果当时有社工,可能会好多了。"

"助人时多,自助者少"---社工的动人故事和他们的困惑

社工老汤介绍这个案子时,在场的人好多都落泪了。

今年24岁的黎某,已是一个6岁女儿的未婚妈妈。17岁那年,这个在技校就读的不懂事的少女与一个男人同居,后来生下了一个女儿。一年以后,男友竟狠心抛下她们母女。黎从此独自面对社会压力、亲人疏离和经济拮据之难。

今年2月,徐汇区的青少年社工老汤对黎进行了第家访,所见的一幕老汤回忆时还眼眶发红:

在黎一贫如洗的家中,她弱小的女儿在冬日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正在吃着没有菜的白饭,两眼呆呆地看着老汤。从她的眼里,觅不到同龄人的幸福、天真。

黎只有700多元工资,要租房、养育女儿,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瘦小的黎只有每天起早摸黑在外打零工。

老汤回家马上翻箱倒柜,找出自己女儿和外孙女半新的衣物,一袋袋地送到黎家。黎生病也不敢花钱买药,老汤又掏钱给她买药……

老汤先后和黎进行了20余次面对面的交流,其中数次,都是黎含着辛酸的眼泪,倾诉自己坎坷痛苦的人生经历。

由于外婆不肯让女儿报户口,黎四处求人,女儿依然不能入学,孤立无援的她甚至萌生了"女儿不能上学,自己就死在外婆家"的极端想法。社工老汤一方面稳住她的情绪,一面多方奔走呼吁,终于为她女儿解决了读书问题。如今,在社工的悉心帮助下,黎已渐开朗,碰到困难会主动找社工商量。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单位人"日益向"社会人"、乃至"社区人"转变,一些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日益游离于传统的行政体制之外,社会管理的空白和盲点日趋增多,这就需要社团提供服务来弥补。这也是上海市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独老汤,许多社工讲述的故事都催人泪下。他们所见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极端困厄无助令人揪心:

徐汇区华泾镇社工武庆红说,他帮助的19岁少年顾某,14岁那年因与不足14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被判强*罪服刑2年,出狱时还不满17岁。因为家庭困难,顾多次在外打工,但因为有前科,做不了几天就被退工。近打工,为了争取转正,顾在盛夏时节的7月到9月连续加班加点,结果还是被老板辞退。前不久,无知的顾还被人以招工为名骗走800元。

社工蔡某说,他帮助的刑释人员安某自被判刑后,家人就与他脱离了关系。刑释后,他一个人带着一个18个月大的非婚生子,居住在8平方米的亭子间内。工作无着时,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把省下的钱喂养儿子。今年1月,安在家中欲自杀,社工接到民警通知赶去后得知,安前不久接济了一个过去在狱中认识的人,不料那人竟然偷走了他节衣缩食两年的全部积蓄---准备给儿子报户口的血汗钱1.1万元!

像老汤一样,许多社工都把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拿出来接济。卢湾区的禁毒社工魏静因有效地帮助而出名,她也总是慷慨解囊。曾是派出所所长的老金,为了照顾禁毒使其隐私不被泄露,甚至用自己的车接送吸毒人员进行尿检。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助人"的目标是"自助",即通过社工帮助,让受助者能够自助,获得自我实现。

按照季行的说法,现在帮扶"能够自助的不多,多数是我助"。而社工助人的手段也很有限,有时就得用自己的个人资源---季行就多次找自己的朋友、甚至找以前监狱的管教出狱后开公司做老板的来解决如今们的困难。

不管是社区矫正的"五种人",还是社区青少年以及禁毒,社工都需要帮助他们解决迫切的就业、困难救助、户口等实际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帮助,他们也就不来找我们了"。

"社工还远未专业化,社团还处在幼儿阶段"---社团负责人、专家各有说法

11月2日,上海市禁毒办、市社区矫正办、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这三家民间社团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这一合同约定,政府以每个社工4万元为标准,支付购买社团服务费,并每年对3个社团进行评估,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的社团,政府有权终止部分或全部合同内容。

在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之初,上海市定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各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如今,3社团负责人对于如何落实这一模式,各有说法。

"新航"的总干事沈裕民介绍说,"新航"的社团负责人民主选举、社工职业培训、人事管理、业务指导、筹措资金等各方面工作都在有序开展,但其中感艰难的就是"筹资"。

社团运作的经费,一方面来自政府购买服务,另一方面要依靠自主筹措,集合民资民力。沈裕民说,筹资是社团自主运作的重要一环。但我们的社团目前还处在"幼儿期",社会知晓程度也比较低,我国也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众多的基金会提供资金,筹资很难。

前一阵,沈在报纸上看到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有一些资助项目,赶紧设计了一个寓意浪子回头的"金鹏展翅文艺汇演"上门推销,争取获得十几万元资金开展社区巡回演出。

"阳光"负责人周建军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自主运作,他认为这正是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的创新之处,也是成败的关键。周建军说,政府主导推动是前提,没有政府的强势推动就没有社团自主运作的土壤,必须要政府扶上马走一段后,社团才能开始自主发展。

"自强"的副总干事长何锡金介绍说,他们从慈善基金会获得了8万元资金,用于资助特困吸毒人员子女读书。另外,青少年爱心基金会也提供了帮助,可以为义务帮助吸毒人员子女补课的大学生提供一顿免费盒饭。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3个社团的负责人都特别强调,社团能否自主运作,乃至这一预防减少犯罪体系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社工能否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何为社工的专业化?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东辉认为,上海虽然已经开全国先河,有了社工资格考试,但上海的社工目前仍处在逐步职业化的阶段,远远未达到专业化所需要的"特殊技术、专业伦理、组织机构、社会认可"等要求。

就拿现在甚为普遍的社工自掏腰包给的做法,顾东辉就表示不赞成。顾甚至尖锐地批评,社工的功能是开发社会资源提供帮助,拿自己的钱帮助,这无异于"厂长扫地",离"助人自助"的目标相去甚远。

在三社团负责人看来,如何推进社工的职业化、进而专业化是一方面,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更是一个迫切问题。"自强"的何锡金说,在去今两年的两次社会招聘中,报禁毒社工的人少,禁毒社工流失也较多,选拔人才的压力很大。

据介绍,现在社会招聘社工本科生月薪2000元,专科生月薪1500元的标准,已较难吸引到社工系的高才生。长远而言,如果没有更好的职业期望,这一新行当也将面临危机。

社工师上海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