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有待社会认同今年7月1日社工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我国“社会工作者”的执业地位被正式确立。但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姬中宪副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对社工这一职业并未完全认同。姬秘书长进一步解释了毕业生就业不对口在所难免,但社工专业表现尤为明显。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个现象,一些可以提供岗位的单位却没有意识到社工的重要性;而另外一些单位意识到了社工的作用却没有相应的岗位提供。这样势必导致大量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无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东辉博士指出,社工的专业性较强,在国外被看作与医生、律师并列的专业性职业。但在国内,这种专业意识显然要弱得多。针对目前上海社工存在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相关人士指出,要获得社会的认同,社工自身专业化的建设十分重要。顾东辉博士表示,11月16日,社会发展与工作政策学院在复旦成立,本月底,复旦拟成立社会工作与行政系,以进一步加强社工专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