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证>导航 > 模拟试题 >四川

2014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2014-08-26 14:22:00 来源:无忧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又称“分科课程”的是( )

A.合科课程

B.学科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2.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指的是( )

A.练习法

B.发现法

C.实验实习法

D.参观法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是( )

A.实施指导

B.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C.了解学情

D.反馈控制

4.师生间的相互态度表现为教师以自居,学生采取服从态度。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对立型

D.自由放任型

5.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6.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A.社会的属性

B.现实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实践的属性

7.下面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主要教学功能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B.作为教师

C.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D.作为学生学习编程的工具

8.下列哪一项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

A.上课气氛

B.学校气氛

C.课堂气氛

D.家庭气氛

9.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首先表现在它的( )

A.社会性

B.和谐性

C.稳定性

D.普遍性

10.“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艺术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哪一种关系使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 )

A.工作关系

B.非正式关系

C.情感关系

D.认知关系

12.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特点是学生以为主要任务。( )

A.学习

B.玩乐

C.工作

D.劳动

13.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首席教师”地位的教育影响是( )

A.学校教育的影响

B.家庭教育的影响

C.社会教育的影响

D.自我教育的影响

14.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 )

A.教师的作风

B.领导的作风

C.学生的作风

D.家长的作风

15.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A.学而时习之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6.我国的教师节是( )

A.6月1日

B.10月10日

C.9月1日

D.9月10日

17.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A.分析教学任务

B.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C.安排课程表

D.组织教学活动

1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9.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 )

A.熟练型教师

B.科研型教师

C.奉献型教师

D.勤奋型教师

20.课外活动是( )

A.正规的教育活动

B.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课外活动

D.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属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是( )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朋友关系

22.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可以分为( )

A.单一课

B.讲授课

C.演示课

D.练习课

E.复习课

23.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其形式包括( )

A.批评

B.谴责

C.训导

D.处分

E.表扬

24.隐性课程又称( )

A.公开课程

B.官方课程

C.非正式课程

D.潜在课程

E.隐蔽课程

25.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

A.学习

B.练习

C.座右铭

D.立志

E.慎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教师的人际知觉

27.敏感性

28.教学大纲

29.物质环境

30.道德认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理解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3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容。

33.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

34.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5.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分析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口

37.论述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四川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