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教育>导航 > 热点专题

幼儿园大班活动案例分析范例

2020-03-18 15:4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下面©无忧考网为各位整理了幼儿园大班活动案例分析范例,欢迎您的关注。

幼儿园大班活动案例分析范例一


  活动室开始了,今天是创意室,主题是剪纸,嘉欣和琪琪兴致勃勃地搬着小椅子来到了剪纸操作的桌子边,按照提供的资料,开始在旧图书中寻找所需要的故事形象,翻阅了好长时间,嘉欣先剪下个笑眯眯的太阳公公,然后把太阳公公案例粘贴在背景纸上,接着,又挑选了一个心急如了的老鼠妈妈抱着奄奄一息的小老鼠快步飞跑的形象,正当嘉欣寻找其他动物形象的时候,活动室结束了,嘉欣和琪琪还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活动室。午饭后,我又请嘉欣和琪琪来到我们隔壁的创意室去继续她未完成的作品,却发现她们草草了事。

  分析:

  每当孩子参加创意室活动时,由于时间等原因,总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要么没有成品,要么作品虎头蛇尾。我仔细思考之后发现:在一般的剪纸活动中,我们大多以孩子个人创作为主,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单是个人剪,有的幼儿由于时间来不及;有的幼儿由于能力有限,只掌握了部分的剪纸方法;有的幼儿由于侧重想象,到结束时,还不能剪出好的作品来;而让幼儿在另一个活动结束后再去继续进行剪纸创作,由于幼儿的兴趣转移较快,不能在原来的思维基础上连续分析与反思下去,总之不尽完美。假如让四、五个孩子为小组,进行集体合作剪纸创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剪纸创作的需要。反思: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求。善于与人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非常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因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是相当重要。在幼儿的剪纸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条件,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活动案例分析范例二


  案例描述:升入大班后,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我班从开学初就制定12月中旬将举行一次跳绳比赛。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学会跳绳,我们事先就以校讯通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请家长为孩子购买两根绳子一根放在家中练习,一根带到幼儿园进行练习。跳绳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了。鑫磊是个小男孩,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基本都是晨间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当其他的孩子正在整理绳子要休息时他就出现了。那一天又是如此,“鑫磊去拿自己的绳子来练习一下吧,老师好久都没看见你练习跳绳了哦”我故意这么说道(还不会跳绳的他自己不急,我到是开始着急起来了)。而他就笑嘻嘻的去拿了自己的绳子,可是他拿着绳子左揉揉右捏捏就是没有跳起来。我便问他:“你为什么不跳绳呢?”他嘟着嘴巴说:“妈妈太忙了,一直在玩电脑,没有教我跳。”听完他的话,我便告诉他妈妈没有教你可以自己学啊,老师也可以教你。来,先把绳子甩到自己的脚前方,双脚再并齐向前一起跳,10分钟过去了,虽然还没有学会,但是看到他认真的一甩一跳的想要跳过去,我便鼓励他再多练习几下,并告诉他明天早点来,多练习老师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的,他笑着点了点头。

  分析:“过于依赖”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鑫磊不够主动比较懒散的习惯。在家里,父母对他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而使鑫磊有了一种依赖思想,妈妈没教我,我就不用学了的心理思想。缺乏了孩子的自主性及主动学习的态度。

  反思:对于鑫磊的表现应更多的给予信任,帮其他战胜过于依赖的思想。让孩子了解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我采取了一同练习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鑫磊克服依赖思想,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在家长方面我也和鑫磊的妈妈以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沟通交流,他的妈妈听我这么一说也很是着急,其实在家中不是没有教孩子跳绳而是鑫磊不肯好好的练习跳绳,依赖着妈妈就是不肯动起来。为此我和他的妈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鑫磊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鑫磊每天早点来幼儿园,多有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关注和支持鑫磊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鑫磊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幼儿园大班活动案例分析范例三


  随着天气的转热,每天下午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在开心运动的同时又浑身出汗,非常难受。不过今天下午的活动,让他们充满了凉爽的感觉。带领孩子们来到活动场地后,我首先让他们观察场地布置:8个盆子两两对排,其中四个盆子里装满了水。“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么?”“运水!”“那么你们知道怎么运水吗?”桐桐马上回答说:“用海绵吧!”“可是,老师什么也没带来啊。告诉你们吧,今天我们要用小手来运水。你们有信心把水运过去吗?”“有!”于是,幼儿分成四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运水。在我的意料之中,一个轮回下来,对面四个盆子里都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点水。“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只有这么点水呢?谁来说说看原因?”曹钦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们刚才运水的时候,手指都没有并拢,水都漏掉了。”大家都表示赞同。原因找出来了,又开始第二次的运水。这一次,大家可小心多了,在盛水时都把手指并得紧紧的,跑到对面时,手心里大多都还留有水,比刚才第一次运的水多了很多。大家都开心地叫起来。他们都体验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接下来的环节让孩子们更感兴趣,要求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传递运水。这下,大家都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起来,四组人员都凑在一起商量怎样才能让水传递到最后一个孩子的手上。第一次的尝试,都是传到一半,手上就没有了水,但是这并没有让孩子们灰心,相反的他们的热情更高了,变换着手法盛水,一个接一个,谁也不敢开小差,地上淌满了水,孩子们的笑声没有停过,我也愉快地加入到他们的运水大队中。直到游戏结束,孩子们还在回味着刚才的过程。

  一次小小的运水游戏,给孩子带来的是清凉与快乐,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技能得到了发展,互相合作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吗!

亲子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