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一:黄金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54、55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小鸟?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鸟的故事,
名字叫做黄金鸟。为什么叫做黄金鸟呢?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二、倾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老爷爷在采药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救小鸟的?小鸟离开老爷爷的时候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依依不舍)金*的小鸟回来以后,他们不停叫着什么呢?小鸟们把老爷爷带去哪里了?山洞里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金光闪闪)老爷爷拿金子了吗?他拿了几个?老爷爷用金*做了什么?财主知道洞里有黄金的消息,他是怎么做的?后他有没有取走黄金呢?为什么?故事里的鸟叫什么鸟?为什么?还有什么的名字里也有“黄金”?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教师问: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帮助幼儿理解老爷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四、激发收集民间故事的*。
教师:《黄金鸟》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是老百姓之间互相讲述流传下来的,关于黄金的传说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好听的民间故事,带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二:小猫咪的一整天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想想、说说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三只小白猫、三只小黑猫、一只小黄猫、面粉袋、黑油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他呀可是抓老鼠的高手,会是谁?我们来跟三只小猫打个招呼吧!
二、根据故事,猜想三只小猫玩的方法。
(1)小猫来进去面粉袋。
(2)猜测小猫在面粉堆里会怎么玩,幼儿回答。
(3)从面粉袋里出来的小猫会变成什么样,幼儿回答。
(4)小猫进入黑油桶。
(5)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小猫回家,幼儿饰演猫妈妈进行表演。
三、故事结尾,讲述剧情。
四、结束部分,情感升华,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三:给小鸟分家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类分窝的生活习性。
2、把握6以内的组成,尝试用数字和符号加以表示。
活动准备:
1.课件《小鸟分家》。
2.人手一份记录纸笔。
3、两人一份小鸟分窝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各种各样的鸟窝
1.教师:你们知道老鹰窝的在哪儿吗?燕子的家在什么地方呢?海边的悬崖上又是谁的家?请幼儿猜猜看,并说说自己知道的鸟窝。
2.播放课件【图片欣赏】。
3.教师:今天老师带来的窝就是小鸟的家。
二、小鸟分家
1.播放课件中的【游戏一】。
2.教师:鸟妈妈在树林里造了2个鸟窝,想让6只小鸟分别住在2个鸟窝里,怎样住才合适、舒服呢?幼儿观察鸟窝的大小,将6只小鸟分住在两只一样大的鸟窝里,说说理由。
3.教师按照幼儿讨论的结果拖动小鸟,请幼儿观看正确效果。
4.播放【游戏二】,同上。
5.播放【游戏三】,同上。
6.小结:两个鸟窝一样大,鸟窝里小鸟的数量也一样多。两个鸟窝相差小一点,鸟窝里小鸟的数量也相差少一点。两个鸟窝大小相差很大,鸟窝里小鸟的数量就会相差很多,鸟窝小一点住的鸟就少一点,鸟窝大一点住的鸟就可以多一些,这样小鸟们才能住得舒服。
三、记录小鸟分家的情况,了解6的组成
1.分发纸笔,请幼儿记录下三次分家以后,两边小鸟的数量。记录的时候请幼儿运用分合符号"╱╲"(从上往下看是分,从下往上看是合。)
2.请幼儿说说请幼儿说说6的组成。
活动延伸:
教师:鸟妈妈又生了很多小鸟,鸟窝里的小鸟也会越来越多了,如果还是只有2只鸟窝,但是有7只(8只、9只、10只)小鸟,鸟妈妈应该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住得舒服呢?请幼儿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