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教育>导航 > 热点专题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本【三篇】

2018-11-06 16:4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分享的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本【三篇】,供您参考。

  【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

  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

  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

  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

  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6像什么呢?"

  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

  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

  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

  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感观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感知游戏中4以内的数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朋友友善交往。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好小猫和小兔的家。

  2、小鸡头饰人手一个,小铃铛手镯人手一串(铃铛数量在4以内),小虫子碗人手一个。

  (三)活动指导:

  1、“小鸡做操”,复习4以内的数。

  2、“作客”,掌握4以内的数量。

  (1)幼儿讨论作客的礼仪。鸡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作客,高兴吗?那我们一定得做个有礼帽的小客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们出发吧!

  (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戏中掌握4的数量。

  A、游戏一“种萝卜”。

  玩法:幼儿每人种三棵萝卜。

  指导:幼儿分散操作,教师简要点数评价。

  指导幼儿“拔萝卜”,继续练习点数4的数量。

  (3)去小猫家作客,感知4以内的数。

  A、游戏二“吃小虫”。

  玩法: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小铃铛数量找小虫,并放在“碗”里点数。

  指导:引导幼儿先交流各自的小铃铛数量,然后再“吃小虫”。

  3、“小小鸡蛋把门开”,表演结束活动。

  “小猫这样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几个节目给小猫看吧。”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

  (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

  (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子一样,大小不一)各两个。

  (2)纸盒子(魔盒)一个。

  (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

  教学重点:

  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魔术师。

  教师:"今天,*想当一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变魔术。

  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盒子"

  教师:"它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幼儿:"想!"

  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跟老师一起变变看吧!"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认一认,并发现特征。

  教师:"魔盒、魔盒。"

  师生:"变、变、变。"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

  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

  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

  幼儿:"两个。"

  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一样吗?"(同一物品作比较)

  幼儿:"一样。"(伴随说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

  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老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

  幼儿:"能"

  教师:"好,现在*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老师指一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一位幼儿上前)

  教师:"好,谢谢***小朋友,请回坐。"

  教师:"刚刚***告诉老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一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一个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

  三、物品按大小分类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

  幼儿:"是"

  教师:"可是老师把它们都放在了这个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

  幼儿:"不整齐。"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咱们把它们怎么放就变整齐了呀?"

  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

  幼儿:"分开放。"

  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

  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呀?"

  幼儿:"纸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纸箱子)

  教师:"它们......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一个东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呀?"

  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噢!原来是一个字宝宝呀!"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

  幼儿:"在大纸箱子里。"

  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一样。"

  教师:"来,跟老师念:大、大、大。"

  幼儿:"大、大、大。"

  教师:"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大。"

  教师:"老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一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

  教师:"小、小、小。"

  幼儿:"小、小、小。"

  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

  幼儿:"记住了。"

  教师:"那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

  幼儿:"好。"

  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小结

  教师:"看看,现在这个桌子上面变整齐了没有?"

  幼儿:"整齐了。"

  教师:"为什么它变整齐了呀?"

  师生:"因为小朋友把它们都分了类,所以它变整齐了。"

  教师:"谢谢小朋友。"

  幼儿:"不用谢。"

  教师:"今天,咱们上的这一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一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老师一起说--《大小分类》。"

  幼儿:"《大小分类》"

  教学延伸:

  教师:"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给书上的这些物品也分分类,好不好?"

  幼儿:"好"

  给每名幼儿各发一本幼儿用书并*第19页。

亲子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