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热点专题

小学生五年级奥数解题常用公式【三篇】

2018-06-01 16:20: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用中培养能力,在总结中不断提高。以下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五年级奥数解题常用公式【三篇】》 供您查阅。




【篇一】

一、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二、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篇二】

一、常用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二、解题口诀

  工程总量设为1,

  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

  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

  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篇三】

一、基本思路

  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二、基本特点

  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三、关键问题

  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四、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五、解题口诀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

  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

  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

  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