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考试 |
方 |
一、概述 |
(一)方剂与治法 |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1 |
2.常用治法 |
1 |
|||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1.方剂配伍的目的 |
1 |
||
2.方剂的组方原则 |
1 |
|||
3.方剂的变化形式 |
1 |
|||
(三)常用剂型 |
1.汤、丸、散、膏、酒、丹、栓、注射剂的特点 |
1 |
||
2.汤、丸、散、膏、酒、丹、栓、注射剂的临床意义 |
1 |
|||
二、解表剂 |
(一)概述 |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
1 |
|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
1 |
|||
(二)辛温解表 |
1.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的鉴别应用 |
1 |
||
2.九昧羌活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1 |
|||
3.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1 |
|||
(三)辛凉解表 |
1.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应用 |
1 |
||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1 |
|||
(四)扶正解表 |
败毒散的组方原理 |
1 |
||
三、泻下剂 |
(一)概述 |
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
1 |
|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
1 |
|||
(二)寒下 |
1.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应用 |
1 |
||
2.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理 |
1 |
|||
(三)温下 |
温脾汤的组方原理 |
1 |
||
(四)润下 |
1.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 |
1 |
||
2.济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子仁丸的鉴别应用 |
1 |
|||
(五)逐水 |
十枣汤的组方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 |
1 |
||
(六)攻补兼施 |
黄龙汤的组方原理 |
1 |
||
四、和解剂 |
(一)概述 |
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
1 |
|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
1 |
|||
(二)和解少阳 |
1.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 |
1 |
||
2.大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
1 |
|||
(三)调和肝脾 |
1.逍遥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的鉴别应用 |
1 |
||
2.痛泻要方的组方原理 |
1 |
|||
(四)调和肠胃 |
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1 |
||
五、清热剂 |
(一)概述 |
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