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师>导航 > 模拟试题

2014年环保工程师精选试题:污染防治(3)

2014-08-26 18:51:00 来源:无忧考网
相关推荐: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时间 | 准考证打印时间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考试大纲
  单项选择题

  1.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  )对人体危害。

  A.长波

  B.中波

  C.微波

  D.短波

  2.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来降低噪声强度的技术是指(  )。

  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减振

  3.(  )技术是从噪声传播途径的角度来加以控制的。

  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减振

  4.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工业区夜间短促鸣笛声的噪声其峰值可以不超过(  )。

  A.55dB

  B.65dB

  C.70dB

  D.60dB

  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1993),工业区应执行(  )标准。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答案:

  1.C。解析: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与波长有关,长波影响较弱,随波长缩短影响加重微波影响。

  2.B。解析:这是吸声降噪的定义。

  3.A。

  4.C。

  5.D。

  6.(  )是振动引起的疾病。

  A.水俣病

  B.职业性雷诺氏症

  C.痛痛病

  D.致癌致畸

  7.(  )不是噪声的特征。

  A.局部性

  B.有残剩的污染物质

  C.危害是慢性的和间接的

  D.是不需要的声音

  8.常用的噪声评价量有(  )。

  A.响度和响度级

  B.A声级

  C.噪声评价数

  D.上述三种

  9.下列不属于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危害程度特点的是(  )。

  A.比电离能越大的辐射核素,内照射的危害性越大

  B.半衰期越短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C.滞留于人体内时间越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D.能浓集放射性核素且对辐照敏感的器官,易于遭受破坏

  10.下列关于橡胶隔振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耐油污

  B.适于高温和低温下使用

  C.易老化

  D.形状可自由选择

  答案:

  6.B。

  7.B。

  8.D。

  9.B。解析:半衰期越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10.B。

  11.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对人为辐射进行分类,不属于其中的是(  )。

  A.城市杂波辐射

  B.建筑杂波

  C.单一杂波辐射

  D.家用电器辐射

  12.电磁污染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  )。

  A.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复合污染

  B.城市杂波辐射、建筑杂波、单一杂波辐射

  C.长波电磁辐射、中短波电磁辐射、超短波和微波电磁辐射

  D.大气与空气电磁辐射、太阳电磁辐射、宇宙电磁辐射

  13.下列关于电磁辐射对机体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电磁波的场强越大,对机体的影响越严重

  B.长波对人体的影响较弱,随波长的缩短,对人体的影响加重,微波作用最突出

  C.辐射强度随辐射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递减,对人体的影响也迅速减弱

  D.连续波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比脉冲波严重

  14.根据《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1988),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限,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  )级。

  A.2

  B.3

  C.4

  D.5

  15.下列不属于抑制微波辐射的措施是(  )。

  A.利用吸收材料进行防护

  B.接地技术

  C.利用等效负荷

  D.实行屏蔽

  答案:

  11.D。解析:电磁辐射中人为辐射根据辐射源的大小分类为:城市杂波辐射、建筑杂波和单一杂波辐射。

  12.A。解析:B项是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对人的辐射进行分类;C项是电磁辐射根据波长分类;D项是对天然电磁辐射的分类。

  13.D。解析:脉冲波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要比连续波严重。从作用周期来看,对于从事射频作业的人员,连续作业所受的影响比间断作用要明显。

  14.A。解析:容许值为2级,超过2级的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

  15.B。解析:接地技术多用于高频电磁辐射的抑制。对于微波辐射的抑制方法还有:防磁控管的阴极泄漏,加大微波场源与人体的距离,合理的排湿孔和观察孔。

  16.下列(  )不属于放射性气体对人产生辐照伤害的方式。

  A.浸没照射

  B.医疗照射

  C.吸入照射

  D.沉降照射

  17.下列关于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的描述,有误的是(  )。

  A.核企业厂址选择在周围人口密度较多,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照剂量较低

  B.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选型考虑废物产生量少和运行安全可靠

  C.废水和废气经过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放射性核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对浓集的放射性废水一般进行固化处理

  D.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进行监测

  18.消声器按消声机理可以分为(  )四类。

  A.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宽频消声器、排气喷流消声器

  B.阻性消声器、干涉式消声器、宽频消声器、排气喷流消声器

  C.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排气喷流消声器

  D.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宽频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

  19.下列不宜作隔振垫的材料是(  )。

  A.橡胶

  B.软木

  C.钢板

  D.玻璃纤维

  20.下列不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必备的三个条件之一的是(  )。

  A.表面多孔

  B.内部孔隙率高

  C.材料厚度大

  D.孔与孔相互连通

  答案:

  16.B。解析:医疗照射是全球集体辐射的计量。但是不属于对人产生辐照伤害通常的三种方式。

  17.A。解析:核企业厂址选择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

  18.A。解析:干涉式消声器属于抗性消声器的一种;微穿孔板消声器属于宽频消声器的一种;多孔扩散消声器属于排气喷流消声器的一种。

  19.C。解析:钢板属于刚性物体,它传声较好,容易形成声桥,不宜作隔振垫。除A、B、D三个选项外,毛毡、矿渣棉毡等也可作隔振材料。

  20.C。解析:厚度对材料的吸声性能会有影响,厚度增加主要是对低频的吸收增加,对高频声影响不大。

  1.在(  )的情况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废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机物

  B.由于原有系统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响了处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气池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系统的处理能力

  D.废水水质波动较大

  2.下列关于气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浮法去除的对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体、液体颗粒

  B.亲水性颗粒较疏水性颗粒易于去除

  C.气浮分离的时间小于沉淀

  D.浮选剂一般都具有两亲结构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团有(  ),其pH值适用范围为(  )。

  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  )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拥挤

  D.压缩

  5.下列构筑物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

  A.生物转盘

  B.曝气池

  C.化粪池

  D.离子交换器

  答案:

  1.C。解析: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吸附池与沉淀池之和,仍小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容积;反之如果池容不变,曝气量不变彰;话。可以提高处理能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含悬浮物和胶体物较多的有机废水,面对于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废水不宜用此法。处理效率不如普通活性污泥法,因排除的活性污泥中含有许多尚未氧化的有机物。

  2.B。解析:表述意思反了。

  3.A。解析:注意各种类型的交换树脂的有效pH值范围不同。

  4.A。解析:一般情况,沉砂池中的沉淀为自由沉淀;给水处理的混凝沉淀池为絮凝沉淀;高浊度水的沉淀为拥挤沉淀;污泥斗或沉泥浓缩池的沉淀为压缩沉淀。

  5.A。解析:B项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C项化粪池为沉淀和发酵作用;D项离子交换器为离子交换作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气池中正常运行,其(  )为宜。

  A.SVI<50

  B.S0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处理过程中,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大致为(  )。

  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不正确的是(  )。

  A.长宽比以1~3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为1~3m3/(m2.h)

  9.下列有关活性污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活性污泥系统中BOD:N:P应为100:5:l

  B.曝气槽中溶氧至少应维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

  D.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12~24h

  10.高负荷生物滤池具有(  )的特点。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冲刷脱落,更新快

  B.滤池更容易堵塞

  C.滤料尺寸与普通生物滤池相当

  D.同时具备硝化与反硝化功能

  答案:

  6.B。

  7.C。解析:混凝过程的水利条件要求为:混合阶段20~30s,最多不超过2min反应阶段一般为l5~30min,使小絮体继续长大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絮体。

  8.A。解析:长宽比以4~5为宜。

  9.A。解析:BOD的范围应在2~4mg/L之间;SVI值小于50表示污泥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大于1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4~8h,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20~48h。

  10.A。解析:高负荷生物滤池提高了滤池的负荷率,因此,微生物代谢速度加快,生物膜增长速度加快。由于大大提高了水力负荷,对滤池的冲刷力加大,使生物膜加快脱落,减少了滤池的堵塞。但产泥量也增加。

环保师试题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