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理组成 B粒径 C含水率 D容积密度
2.对于固体废物的前处理是一种重要参数,它决定了使用设备规格和容量。指的是固体废物的哪个特性(B)
A物理组成 B粒径 C含水率 D容积密度
3.通过测定固体废物的哪种化学特性,可预估可能产生的熔渣量及排气中粒状物含量(C)
A容积密度 B固定碳 C灰分 D挥发分
4.(B)为表示废物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
A热灼减量 B热值 C高位热值 D低位热值
5.设某废物采样工作采用“系统随机采样法”,第一次采样是编号为3的样品,若抽样间隔是6,则第四次采样时采样样品编号应是(D)
A 17 B 19 C 20 D 21
6.当要采集废物样品时,若无任何或很少相关污染物分布资料时,采用(A)
A单一随机采样型 B分层随机采样型 C 系统随机采样型 D混合采样型
7. 当要采集废物样品时,若有较详细相关资料时,则考虑采用(BC)
A单一随机采样型 B分层随机采样型 C 系统随机采样型 D混合采样型
8.生活垃圾的压实、破碎、分选的处理方法主要与其(B)有关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物理化学性质 D生物化学性质
9.固体废物的堆肥发酵焚烧热解等处理方法主要与其(A)有关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物理化学性质 D生物化学性质
10.反映危险废物特性的特征指标有(ABC)
A与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中的速率有关的特性
B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毒性特征
C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富集的环境特征
D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生物特性
11.急性毒性实验中,试验动物死亡率高于(B)即判定为有急性毒性的固体废物。
A 30% B 50% C 60% D 80%
12.具有下列浸出液指标的固体废物,哪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废物(AC)
A总铅含量4mg/L
B总铬含量8mg/L
C六价铬含量1.8mg/L
D无机氟化物45mg/L
13.美国RCRA规定闪火点等于低于(A)为易燃性有害废物
A 60。C
B 90。C
C 140。C
D 100。C
14.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采用(D)
A翻转法
B半导体点温法
C水平振荡法
D玻璃电极法
15.下列那些属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医疗废物分类(ABCD)
A损伤性废物
B病理学废物
C药物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16.一般垃圾的收运费用占到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
A20%-40%
B60%-80%
C70%-80%
D50%-60%
17.通常一个收运系统由哪几个阶段(ABC)
A转运
B搬运与储存
C收集与清除
D破碎、分选
18.固体废物收集方式有(ABCD)
A随时收集
B分类收集
C定期收集
D混合收集
19.分类收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BCD)
A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B工业废物与城市垃圾分开
C可回收利用物质与不可回收利用物质分开
D可燃性物质与不可燃性物质分开
20.固体废物收集行为可被分解为哪些操作单元(ABCD)
A收集
B拖曳
C非生产
D卸载
21.转运站按照日转运垃圾能力可分为(ABCD)
A小型转运站
B中小型转运站
C中型转运站
D大型转运站
22.转运站选址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原则(ABCD)
A在具备铁路或水路运输条件,且运距较远时,应设置铁路或水路运输垃圾中转站
B不宜临近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C位置应在服务区内人口密度大、垃圾产生量大易形成经济规模的地方
D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
23.转运站主体工程设计包括(ABCD)
A工艺设计基本条件
B转运站转运工艺流程设计
C转运站监控系统设计
D转运站主体设备配置
24.生活垃圾大型转运站配置主要包括(ABCD)
A称重计量系统
B转运作业系统
C运输系统
D监视、控制系统
25.在规划和设计转运站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D)
A每天的转运量
B转运站的结构类型
C主要设备和附属设施
D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6.决定垃圾收集频率的因素有(ABCD)
A垃圾的组成成分及物化特性
B气候
C储存容器
D居民的活动
27.人力装车的5t建议自卸垃圾收集车除司机外应配备劳动力(D)
A 2-3人
B 1人
C 2人
D 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