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B.因产品制造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C.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亡
D.因告知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答案:C
2、现已知因子A有3个水平,在实验中每一水平下进行了4次重复实验,并求得因子与误差平方和分别为SA=58.35,Se=46.85。在给定α=0.05的水平上因子A的显著性质为( )。
A.显著的
B.不显著的
C.总是显著的
D.无法判断
答案:A
3、审核计划应由( )编制。
A.实习审核员
B.审核方案管理人员
C.审核员
D.审核组长
答案:D
4、连续抽样检验方案由两个参数( )组成。
A.i,f
B.σ,β
C.Ac,Re
D.P0,P1
答案:A
5、若对检验费用高的产品进行控制,最宜选取的控制图为( )。
A. -R控制图
B.X-Rs控制图
C.p控制图
D.c控制图
答案:B
6、在树图法中,所用的树图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A.构成因素展开型
B.构成因素收束型
C.准备分支型
D.措施展开型
E.归纳总结型
答案:A,D
7、排列图中相应的作用可以包括( )。
A.发生原因
B.发生次数
C.有关每个项目的成本
D.有关每个项目的收益
E.影响结果的其他指标
答案:B,C,E
8、可靠性试验一般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下述属于工程试验的是( )。
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B.可靠性鉴定试验
C.产品性能试验
D.可靠性验收试验
E.可靠性增长试验
答案:A,E
9、如果所控制对象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两种结果,则可以采用( )。
A.X控制图
B.np控制图
C.R控制图
D.p控制图
E.μ控制图
答案:B,D
10、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是不同的,之间虽存一定的关系,但并不等同,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和联系有( )。
A.定义的区别
B.实现手段的区别
C.目的的区别
D.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E.两者无关联
答案:A,B,D
单项选择题
1、随机变量X的平均值为5,标准差也为5,随机变量Y的均值为9,方差为16,则V=2X+3Y的均值与方差为( )。
A.37,164
B.37,244
C.22,164
D.22,244
2、改变直方图的形状可用( )方法。
A.精确制图
B.改变组距
C.数据变换
D.组限变换
3、下列不是用来描述样本集中位置的统计量的是( )。
A.样本均值
B.样本中位数
C.样本众数
D.样本标准差
4、设事件A=“轴承寿命<5000小时”,事件 B=“轴承寿命<8000小时”, 则A与 B间的关系是( )。
A.A B
B. B A
C.A=B
D.互不相容
5、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0时,可能( )错误。
A.犯第一类
B.犯第二类
C.既犯第一类,又犯第二类
D.不犯任一类
6、因子的水平可以用( )形式表示。
A.A、B、C、…
B.a、B、C、…
C.A1、A2、A3、…
D.a1、a2、a3、…
7、回归分析是处理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技术。以下不属于变量的是( )。
A.工厂
B.温度
C.压力
D.强度
8、以下方法不可以用来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的方法是( )。
A.相关系数法。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α,当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r1-α/2(n-2)时,便认为两个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所求得的回归是显著的
B.方差分析法
C.计算F比,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当F>Frα(fR,f E)时,认为回归方程显著
D.定性分析法
9、由于( )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它。
A.分层抽样法
B.整群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
10、计量型抽样方案是用( )对批作出判断。
A.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
B.样本量
C.样本均值
D.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参考答案:
第1题B试题解析:x的平均值为5也就是均值为5,其标准差为5则其方差为25,则E(2x+3y)=2 E(x)+3E(y)=2×5+3×9=37 Var(2x+3y)=4Var(x)+9Var(y)=4×25+9×16=100+144=244
第2题 C试题解析:数据变换可改变直方图形状。
第3题 D试题解析:反映样本集中位置的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众数。选项D样本标准差是用来反映样本分散程度的统计量。
第4题 B题解析:由于事件A发生必导致事件B发生。
第5题 B试题解析: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0时就可能发生取伪错误,这是第二类错误。
第6题 C试题解析: 因子常用大写字母A BC等表示。因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因子的水平,用因子的字母加下标来表示,如因子A的水平用A1、A2、A3等表示。
第7题 A试题解析:变量也是一种因子,因子常被分为两类:定性因子(如工厂,原料产地等)与定量因子(如温度、压力等)。且分析主要研究定量因子,定量因子又称为变量。
第8题 D试题解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关系数法,二是方差分析法。它们都是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σ下,通过计算r和F与临界值r1-α/2(n-2)和F1-α(fRf E)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第9题 C
第10题D
多项选择题
1、属于设计单位评审会的有()。
A.技术任务书审定会
B.上级方案审定会
C.技术经济可行性审定会
D.技术设计评审会
E.生产定型鉴定会
答案:ABCDE
2、单元件可以分为()。
A.主要件
B.关键件
C.次要件
D.重要件
E.一般件
答案:BDE
3、描述可靠性的指标有()。
A.可靠度
B.失效率
C.维修度
D.有效度
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答案:ABCDE
4、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方法有()。
A.选择标准化的元器件
B.减额使用元器件
C.耐环境设计法
D.可维修性设计和人一机工程
E.冗余技术的使用
答案:ABCDE
5、可靠性管理是贯穿于()的全过程,它是产品整个使用寿命周期的一项连贯性活动。
A.规划
B.设计
C.试制
D.生产
E.使用
答案:ABCDE
6、样品或样机的试验对象可以是()。
A.单元件
B.组合件
C.部件
D.系统
E.产品
答案:ABCDE
7、样品或样机的试验方法有()。
A.结构受力试验
B.系统实物模拟试验
C.环境试验
D.外观试验
E.寿命试验
答案:ACE
8、样品或样机的试验类型有()。
A.原理样机试验
B.模拟板试验
C.样机试验
D.环境试验
E.试用试验
答案:ABCE
9、田口方法,又称三次设计,即()。
A.系统设计
B.产品设计
C.参数设计
D.理论设计
E.容差设计
答案:ACE
10、田口方法的适用领域有()。
A.产品设计
B.科学试验
C.技术革新
D.质量评价
E.材料研究
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