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
2.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
3.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4.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5.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lm。
四、雨期开挖路堑
1.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2.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期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3.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4.土的强度低于规定值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冬期施工
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0C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
2,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C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
二、路基施工可冬期进行的工程项目
1.泥沼地带河湖冻结到一定深度后,如需换土时可趁冻结期挖去原地面的软土、淤泥层换填合格的其他填料。
2.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可利用冻结期开挖。
3.河滩地段可利用冬期水位低,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注意养护。
4.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可进行开挖作业。
三、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基和地质不良地区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
2.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3.整修路基边坡。
4.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四、冬期填筑路堤
1.冬期施工的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土、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土。
2.冬期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应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且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3.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l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4.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l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5.冬期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如条件限制需在路堤附近取土时,取土坑内侧到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得小于正常施工护坡道的1.5倍。
6.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超填并压实。待冬期后修整边坡,削去多余部分并拍打密实或加固。
五、冬期施工开挖路堑表层冻土的方法
1.爆破冻土法:当冰冻深度达lm以上时可用此法炸开冻土层。炮眼深度取冻土深度的0.75~0.9倍,炮眼间距取冰冻深度的1~1.3倍并按梅花形交错布置。
2.机械破冻法:lm以下的冻土层可选用专用破冻机械如冻土犁、冻土锯和冻土铲等,予以破碎清出。
3.人工破冻法:当冰冻层较薄,破冻面积不大,可用日光暴晒法、火烧法、热水开冻法、水针开冻法、蒸汽放热解冻法和电热法等方法胀开或融化冰冻层,并辅以人工撬挖。
六、冬期开挖路堑
1.当冻土层破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应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重复被冻。
2.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30cm厚台阶,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再削去预留台阶,整理达到设计边坡。
3.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lm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待到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
4.冬期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挖“神仙土”。
5.每日开工时先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如开挖时遇地下水源,应及时挖沟排水。
6.冬期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5m以上。弃土堆应摊开整平,严禁把弃土堆于路堑边坡顶上。
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疏导、堵截、隔离等工程措施。
一、路基排水分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大类
1.排除地面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地等设施。其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
2.排除地下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其作用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拦截地下水并将其排除到路基范围以外。
二、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地下水排水设施。
1.排水沟和暗沟用于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人不透水层内。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量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2.渗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其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在冰冻地区,渗沟埋深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结深度;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当管式渗沟长度为100---300m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3.渗井用于排除路基附近的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其直径50~60cm,井内填充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填充料应采用筛洗过的不同粒径的材料,应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材料混蹦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渗井离路堤坡脚不应小于10m,渗水井顶部四周(进口部除外)用黏土筑堤围护,井顶应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
4.检查井用于检查维修渗沟。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1.O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进底0.3-0.4m,井底铺一层厚0.1~0.2m的混凝土。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在含水层范围设置渗水孔和反滤层。深度大于20m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井口顶部应高出附近地面约0.3—0.5m,并设井盖。
三、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1.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2.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
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伪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及沟壁。
3.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水流的流速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排水沟表面加固措施。
4.跌水与急流槽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2):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1:1.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陡,向下逐渐放缓。
(3)当急流槽很长时,就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10m,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无空隙。
(4)急流槽的砌筑应使自然水流与涵洞进、出口之间形成一个过渡段,基础应嵌入地面以下,基底要求砌筑抗滑平台并设置端护墙。
路堤边坡急流槽的修筑,应能为水流人排水沟提供一个顺畅通道,路缘石开口及流水进入路堤边坡急流槽的过渡段应连接圆顺。
案例
某公路H合同段填方施工时,发现填料夹杂垃圾等,施工单位立即把现场路基填料中的垃圾土及腐殖土全部清除道路基50m以外。将路基中存在的弹簧路段全部换填石屑。使该路段的运行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问题:
(1)路基是否不能使用垃圾土和腐殖土,路基填料还不能使用哪些土?
(2)钢渣、粉煤灰等材料是否可以用于路基填料,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1)不能。路基填料还不能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等
(2)满足要求(最小强度CBR、粒径、有害物质含量等)或经过处理之后满足要求的煤渣、钢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B)季节的干湿状态。
A温度
B最不利
C温度最低
D降水最多
2.当路堤基底横坡陡于(C)时,基底破面应挖成台阶状。
A1:0.5
B1:1.5
C1:5
D1:10
3.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强度高,其强度要求是按(D)指标确定的。
A密度
B回弹模量
C弯沉
DCBR值
4.下列路段中,不宜在雨期进行路基施工的是(C)。
A碎砾石路段
B路堑弃方路段
C膨胀土路段
D丘陵区砂类图路段
5.在路基工程中,用于排除地下水的设施是(D)。
A拦水带
B急流槽
C截水沟
D渗井
6.路基填筑前应该先清除的图体有(ABC)
A有机土
B种植土
C草皮
D黏土
E黄土
7.石质路堑直接应用机械开挖的优点是(ACD)
A没有钻爆工序
B适用于破碎坚硬岩石
C不需要风、水、电辅助设施
D简化了场地布置
E没有爆破产生的公害
8.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一般超过(D)
A10%
B20%
C30%
D40%
9.湿陷性黄土一般成黄色或黄褐色,其中粉土含量常占(B)以上
A50%
B60%
C70%
D80%
10.盐渍土地区路堤施工前应测定其基底的含水量,下面那种情况可以直接填筑黏土(D)
A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土层厚度大于1m
B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土层厚度不大于1m
C含水量介于液限和塑限之间
D含水量在塑限以下
11.某二级公路,其中一段路堤通过湖塘一角,长度51m,该路段地基软土厚度0.5m左右,用(B)进行软土处理较合适
A排水砂垫层
B抛石挤淤
C土工织物铺垫
D反压护道
12.下列材料中可作为路堤填料的是(ACD)
A有机土
B沼泽土
C粉煤灰
D钢渣E冻土
13淤泥、淤泥质土及具有(ABCD)的一般黏土统称为软土。
A天然强度低
B压缩性高
C透水性小
D抗剪强度低
E触变性显著
14.下列属于膨胀土的性质的是(ADE)
A吸水膨胀,失水收缩
B强度较低
C压缩性较高
D黏性含量很高
E黏粒成分主要由水矿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