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B.1.2
C.1.1
D.1.25
2.起重机在吊装重物运动的过程中,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z为( )。
A.1.15~1.2
B.1.1~1.2
C.1.2~1.3
D.1.1~1.25
3.初拉力是指桅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一般按经验公式,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 )。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4.进行缆风绳选择时,以( )为依据。
A.缆风绳的工作拉力
B.缆风绳的工作拉力加安全系数
C.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
D.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与初拉力之和
5.起重吊装用的钢丝绳结构为6股,每股61根钢丝,中间有一麻心,其规格为( )。
A.6×61+1
B.61×6+1
C.1×61×6
D.6×61×1
6.吊装用的钢丝绳一般由( )捻绕而成。
A.低碳钢丝
B.高碳钢丝
C.低合金钢丝
D.合金结构钢丝
7.用作缆风绳的钢丝绳,其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 )。
A.3
B.3.5
C.4
D.5
8.用作吊索的钢丝绳,其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 )。
A.3.5
B.5
C.8
D.10
9.滑轮组工作时,跑绳的每一分支拉力不同,最小的在固定端,的在拉出端。这是因为( )。
A.摩擦和钢丝绳的刚性的原因
B.钢丝绳在运动中要产生运动阻力
C.拉出端比固定端增加了钢丝绳的重量
D.拉出端既要克服由于钢丝绳的刚性和滑轮组运转所产生的摩擦和运动阻力,又要负担工作段钢丝绳的重量
10.根据自行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两台起重能力为25t的起重机共同抬吊一件重物(起重量Q包括吊具、索具),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其重物的重量为( )。
A.50t
B.37.8t
C.41t
D.38t
1.起重工在检查一滑轮跑绳时,当发现有局部断丝时,应( )。
A.设法修复
B.请技术人员重新核算其强度
C.上报项目总工程师
D.立即更换
2.吊装罐槽时,钢丝绳与槽罐上焊有的吊耳,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
A.将钢丝绳直接穿过吊耳连接
B.在吊耳上首先套一个卡环,将钢丝绳拴在卡环上连接
C.使用一个钢丝绳套首先与吊耳连接,然后将吊装用的钢丝绳与绳套连接
D.在吊耳上再焊接一个圆钢环,将钢丝绳与圆钢环连接
3.在施工现场吊装某设备,工期为20天。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有四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是租用一台汽车吊,作业台班费为12万元,来回费用5万元,工期为5天;第二种是租用两台汽车吊抬吊,台班费14万元,工期8天;第三种是现场制作桅杆,制作安装费18万元(折旧费8万元,但本单位很少用到此类设备),工期18天;第四种是租用一台桅杆起重机,全部租赁费用9万元,工期为16天。应该选择( )。
A.第一方案
B.第二方案
C.第三方案
D.第四方案
4.高效过滤器的运输、存放应按( )标注的方向放置。
A.设计单位
B.监理工程师
C.制造厂
D.供应商
5.在安装中有的设备水平度要求是以垂直度来保证的,例如有立柱加工面或有垂直加工面的设备。测量这种设备水平度的仪器是( )。
A.条形水平仪
B.框式水平仪
C.水准仪
D.合像水平仪
6.对大型设备、高精度设备、冲压设备及连续生产线设备的基础,建设单位应提供基础预压记录及沉降观测点。对基础预压不预压及如何预压,应由( )。
A.设计单位确定
B.设备的特点决定
C.由建设单位决定
D.由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协商决定
7.基础的坐标位置及标高,预埋地脚螺栓或预留孔的坐标位置及标高应进行(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A.检查
B.复测
C.查看记录
D.交接验收
8.在同一厂房内同一平面上安装5台相互联系的单体设备,应( )确定设备的位置。
A.依据图纸规定的建筑物轴线,绘制共用的纵、横向基准线,依据此基准线确定每台设备的基准点
B.依据测量网,单独绘制每台设备的纵、横向基准线
C.根据连接件确定设备的位置,
D.依据建筑物轴线分别确定设备的位置
9.下列安装方式中,( )不属于固定式地脚螺栓的安装方法。
A.预埋地脚螺栓
B.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
C.胀锚式地脚螺栓
D.预留孔地脚螺栓
10.安装造纸机或轧钢机时,有许多辊子相互平行。检测各个辊子平行度时,推荐采用( )测量方法。
A.首先将一个辊子找正,然后以它为基准,用顶杆千分尺逐个找平行
B.在操作侧做一平行于设备纵向中心线的辅助线,以此辅助线为基准,用符合要求的经纬仪分别找正各个辊子,使之相互平行
C.在操作侧做一平行于设备纵向中心线的辅助线,以此辅助线为基准,用符合精度要求的经纬仪分别找正各组辊子中的一个,使各组的基准辊相互平行,而后再以各组的基准辊为准,用顶杆千分尺找正其他辊子
D.首先用经纬仪找正各组的基准辊,然后用精密测距仪测量其他各辊,使之与基准辊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