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规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体提出高举的旗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航天的又一里程碑——“嫦娥一号”于2007年( )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A.9月9日
B.9月29日
C.10月22日
D.10月24日
3、关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指朝鲜、韩国、中国和( )
A.美国、日本、英国
B.美国、英国、俄罗斯
C.美国、俄罗斯、日本
D.美国、日本、德国
4、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 )
A.民主法制
B.政治文明
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D.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5、旅游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已有( )个省区市把旅游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
A.22个
B.25个
C.12个
D.19个
6、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问题上,我国的方针是( )
A.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
B.开发优先,保护为主
C.保护优先,开发为主
D.保护服从开发,开发服务保护
7、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
A.资源、中介、游客
B.主体、客体、内容
C.权利和义务
D.国家、组织、自然人
8、国务院正式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始于( )年
A.1985
B.1982
C.1954
D.1964
9、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最常见的解决途径是( )
A.协商和解
B.调解
C.行政投诉
D.向法院起诉
10、关于旅游保险的正确说法是( )
A.个人与旅行社必须强制参加的保险
B.个人可以自愿参加,旅行社必须强制保险
C.个人和旅行社可自愿参加保险
D.个人险是自愿参加,旅行社责任险是强制参加
11、可以作为旅游合同主体的是( )
A.患精神病的张某
B.15岁的刘某
C.13岁李某的父亲
D.17岁的中学生王某
12、当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应当( )
A.采用格式条款
B.采用非格式条款
C.由仲裁机构或法院裁决
D.由双方协商解决
13、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或法定代表人更换的,原定劳动合同应当( )
A.重新签订
B.由变更后单位或法定代表人重新确认
C.自动解除
D.继续履行
14、旅行社的组织形式只能是( )
A.一人公司
B.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C.合伙企业
D.无限责任公司
15、1999年《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颁布的主体是( )
A.国家旅游局
B.四川省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
16、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戴导游证,经批评仍不改正的将处以( )罚款。
A.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B.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C.50元以上500元以下
D.500元以下
17、下列关于旅游运输合同的正确表述是( )
A.飞机票是运输合同成立的最终证据
B.飞机票是运输合同成立的初步证据
C.火车票是运输合同成立的初步证据
D.火车票和行李票一起,才能作为运输合同成立的最终证据
18、对“餐具消毒”的准确含义是
A.一客一消毒
B.一次一消毒
C.一日一消毒
D.一洗二清三消毒
19、旅*业协会是( )
A.是旅游经营者必须加入的政府组织
B.是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社团组织
C.是由行政部门授权的经济组织
D.是旅游爱好者资源加入的组织
20、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运动的顺序是( )
A.认识→实践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实践→认识→再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有( )
A.习近平
B.李克强
C.贺国强
D.刘云山
E.*
2、作为旅游法的渊源有(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法规
E.国际条约和协议
3、旅行社对旅游地可能引起旅游者误解或产生冲突的( ),应当事先给旅游者以明确的说明和忠告。
A.法律规避
B.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
D.语言障碍
E.旅游产品
4、不属于旅行社责任保险赔偿范围的损失或损害有( )
A.旅游者自身疾病引起的
B.旅游者未妥善保护好自身或行李的
C.监护人未保护好随行未成年人的
D.旅游者私自离开旅*程后发生的
E.旅游者因参加赌博而引起的
5、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所有年满18岁的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但已参加工作,自食其力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未满16周岁的人都是无行为能力人
D.未满10周岁的人都是无行为能力人
E.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6、在下列情形中,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 )
A.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的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的
C.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D.具有高危险作业的
E.约定劳动报酬偏低的
7、旅*政部门对旅行社的检查,分为( )
A.日常检查
B.专项检查
C.个案检查
D.年度检查
E.食品卫生检查
8、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法定情形有( )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B.有不良记录的人员
C.患有传染病的人员
D.曾被吊销导游证的人员
E.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9、可以作为旅游投诉主体的有( )
A.旅游者
B.海外旅行商
C.国内旅游经营者
D.旅*政管理机关
E.人大代表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
A.联系与发展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静止与运动规律
E.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名词解释
1、道德
2、行政许可
3、导游证
4、风景名胜区
5、国际旅行社
四、简答题
1、简述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2、简述旅游投诉的处理程序。
3、简述初级导游员的技能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
1、1999年7月,北京某中学教师14人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云南旅游团,黄某为该团导游。时至出发日,黄某发现7位教师携带孩子同赴云南,即向旅行社报告并要求他们增加旅游费用,该7位教师增交了交通、餐旅费300元/人,该团行至世博园游览时,黄某请7位教师另付孩子门票50元/人,该7位教师坚持不另付门票钱,由此发生争执,一位教师拨打了110报警。警方将黄某带离现场询问后又送回。黄某对教师的行为十分恼火,遂向旅行社请示,不愿意继续带此团。经旅行社同意,黄某请地接社负责关照此团后,返回北京。该旅游团如期返回北京后投诉,认为黄某擅自弃团,属中止导游活动,要求处罚黄某并退赔旅行费用及经济损失。
请问:
1)何为中止导游活动?黄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中止导游活动?为什么?
2)旅行社是否应退赔旅行费用并赔偿经济损失?为什么?
2、1998年7月,北京某国内旅行社组织接待了从外地某市来北京旅游的一行34人的团队,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作为地陪的高某为了节省时间并增加计划以外的游览项目,私自减少了两个计划景点,并一再对客人说,大家到北京来一次不容易,既然来了就应多看一些景点。在征得大多数客人同意并对每位客人加收了50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四个景点(包括高某私自从计划中减去的2个景点)。在团队活动期间,高某还向客人兜售纪念邮票册8套。许多客人感到在计划景点的参观时间太少、太仓促,并对高某额外增加景点的行为表示不满。旅游结束后,该团客人集体签名向旅*政管理部门投诉,并要求对导游员高某进行处罚。
1)导游员高某的行为违反了那些规定?
2)应给于该导游员及委派该导游员的旅行社怎样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