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鉴赏>导航 > 最新信息

赞扬美人的诗词(16首)

2025-04-28 16:1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古诗词是历史的回音壁,是情感的共鸣箱,是美学的万花筒。它跨越时空,将先人的智慧、哲思与浪漫传递至今,让我们得以触摸千年前的月光,聆听往昔的风雨,感悟生命的真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词的瑰丽世界,品味其中的韵味与力量,在平仄之间,邂逅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下面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赞扬美人的诗词(16首)》,仅供大家查阅。



1.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一


  《赞林黛玉》

  清代:曹雪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二


  《浣溪沙·闺情》

  宋代: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三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四


  《赞李师师》

  明代:施耐庵

  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

  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

5.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五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6.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六


  《惜春词》

  唐代: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7.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七


  《美女篇》

  魏晋: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8.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八


  《卜算子》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九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0.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


  《青青河畔草》

  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11.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一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宋代: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12.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二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3.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三


  《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4.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四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5.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五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16.赞扬美人的诗词 篇十六


  《丽人行》(选段)

  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诗词鉴赏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