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20道及答案

2024-12-18 09:2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奥数题20道及答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一

  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

  答案与解析:

  分析:40%和42%的单位“1”是乙校的人数,那么甲校人数就是40%,乙校女生人数就是1-42%;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那么甲校的女生数就是40%×30%;再用两校的女生人数除以两校的总人数。

  解答:解:甲校的女生人数:40%×30%=12%,

  乙校的女生人数:1-42%=58%;

  (12%+58%)÷(1+40%),

  =70%÷140%,

  =50%;

  答: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50%。

  故答案为:50%。

2.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

  =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3.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三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答题:

  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一个木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一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150双。

4.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四

  一项工作,甲、乙、丙3人合做6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工作6小时后,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如果甲、乙合做3小时后,丙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如果由甲、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

  【思路导航】将条件“甲工作6小时后,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组合成“甲工作4小时,甲、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则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同理,运用“组合法”再求出丙的工作效率。

  甲每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3-1/6×2)÷(6-2)=1/12

  丙每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3-1/6×3)÷(6-3)=1/18

  甲、丙合做需完成的时间为:1÷(1/12+1/18)=7由1/5(小时)

  答:甲、丙合做完成需要7有1/5小时。

5.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五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

  这时,甲有:(5760+120×2)÷2=3000(元)

  甲原来有:3000÷(1-40%)=5000(元),

  乙存款:9600-5000=4600(元)

6.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六

  足球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1/5,问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初看似乎缺少观众人数这个条件,实际上观众人数于答案无关,我们可以随便假设一个观众数。为了方便,假设原来只有一个观众,收入为15元,那么降价后有两个观众,

  收入为15×(1+1/5)=18元,

  则降价后每张票价为18÷2=9元,

  每张票降价15-9=6元。即:

  15-15×(1+1/5)÷2=6(元)

  答:每张票降价6元。

  说明:如果设原来有a名观众,则每张票降价:

  15-15a×(1+1/5)÷2a=6(元)

7.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七

  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倍,大、中、小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小筐装苹果X千克。

  4X=2X+16

  2X=16

  X=8

  8×2=16(千克)

  8×4=32(千克)

  答:小筐装苹果8千克,中筐装苹果16千克,大筐装苹果32千克。

8.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八

  将所有自然数自1开始写下去,得到:1234567891011……试确定在206788个位置上出现的数字。

  答案与解析:

  7从1写到9用了9个数字;

  从10到99用了2×90=180个数字;

  从100到999用了3×900=2700个数字;

  从1000到9999用了4×9000=36000个数字;

  即从1写到9999共写了9+180+2700+36000=38889个数字。

  从10000写到99999用了450000个数字,而450000大于206788,因此206788个位数位置上对应数字所在的自然数在10000与99999之间。因此从10000开始还写了206788-38889=167899个数字。由于10000与99999之间每个自然数占5个数字,因此写到完整自然数应用去5的倍数个数字。考虑到从10000开始一共用到了167899+1=167900个数字。这样一共写了167900÷5=33580个数字,即从10000写到了45579,于是第206789个数字为9,第206788个数字为7。

9.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九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解析】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

  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

  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

  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

  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

  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

  所以通过比较

  选择乙来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

10.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

  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

  答案与解析:

  分类讨论:

  (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

  (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

  (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

  (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

  (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

  这样,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59+29+38+28+44=198(个)

11.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一

  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20米,乙每分钟走22.5米,丙每分钟走25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相向出发,丙遇乙后10分钟再遇甲,求两镇相距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由题干可知,丙先与乙相遇,再过10分钟与甲相遇,所以丙与乙相遇时,丙与甲的距离为甲、丙在10分钟内相向而行的路程之和:(20+25)*10=450(米),而这段路程正是从出发到乙、丙相遇这段时间里,甲、乙所行的路程之差。所以从出发到乙、丙相遇所用的时间为:450÷(22.5-20)=180(分)。所以,东、西两镇的距离为:(25+22.5)*180=8550(米)。

12.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二

  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5分之1比乙校参加人数的4分之1少1人,甲乙两校各多少人参赛?

  解:设甲校有x人参加,则乙校有(22-x)人参加。

  0.2x=(22-x)×0.25-1

  0.2x=5.5-0.25x-1

  0.45x=4.5

  x=10

  22-10=12(人)

  答:甲校有10人参加,乙校有12人参加。

13.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三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题思路:

  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答题: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14.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四

  求1992×59除以7的余数。

  应用同余性质(2)可将1992×59转化为求1992除以7和59除以7的余数的乘积,使计算简化。1992除以7余4,59除以7余3。根据同余性质,“4×3”除以7的余数与“1992×59”除以7的余数应该是相同的,通过求“4×3”除以7的余数就可知道1992×59除以7的余数了。

  因为1992×59≡4×3≡5(mod7)

  所以1992×59除以7的余数是5。

15.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五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多少牌,小华得多少牌,小强得多少牌。

  解:

  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

  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符合题意。

16.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六

  标有A、B、C、D、E、F、G记号的七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安装着一个开关,现在A、C、D、G四盏灯亮着,其余三盏灯是灭的。小方先拉一下A的开关,然后拉B、C……直到G的开关各一次,接下去再按A到G的顺序拉动开关,并依此循环下去。他拉动了1990次后,亮着的灯是哪几盏?

  答案:B、C、D、G

  解析:小方循环地从A到G拉动开关,一共拉了1990次。由于每一个循环拉动了7次开关,1990÷7=284……2,故一共循环284次。然后又拉了A和B的开关一次。每次循环中A到G的开关各被拉动一次,因此A和B的开关被拉动248+1=285次,C到G的开关被拉动284次。A和B的状态会改变,而C到G的状态不变,开始时亮着的灯为A、C、D、G,故最后A变灭而B变亮,C到G的状态不变,亮着的灯为B、C、D、G。

17.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七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8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①做正方形的另一条对角线。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8÷2=4(直角边)

  4×4÷2=8(平方米)

  ③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正方形的面积。

  8×4=32(平方米)

18.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八

  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19.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九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解题思路:

  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答题:

  解:乙仓存粮:

  (32.5×2+5)÷(4+1)=(65+5)÷5=70÷5=14(吨)

  甲仓存粮:

  14×4-5=56-5=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20.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十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解题思路:

  小红打算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与实际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量是相等的,找回0.45元,说明(8-5)支铅笔当作(8-5)本练习本计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练习本的单价比铅笔贵的钱数。从总钱数里去掉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剩余的则是(5+8)支铅笔的钱数。进而可求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每本练习本比每支铅笔贵的钱数:

  0.45÷(8-5)=0.45÷3=0.15(元)

  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

  0.15×8=1.2(元)

  每支铅笔的价钱:

  (3.8-1.2)÷(5+8)=2.6÷1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