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或称沉淀成本或既定成本,是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因为台风影响无法到达影厅,无法观看电影,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所支出这部分价钱就算作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某人买了一辆汽车,然后用了几天低价在二手车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例如某人留着那辆汽车的时间越长,一通常来讲就会因为折旧而使卖出价会越低。
2.边际成本
亦作增量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指的是每增产一单位的产品或多购买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一家汽车公司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100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5000辆的成本就更低了。这被称为规模经济。反之则为规模不经济。边际成本在日常应用中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效应被称作边际效应。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是指经济上在最小的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的经济利润,从而达到帕累托。指的是物品或劳务的最后一单位比起前一单位的效用。如果后一单位的效用比起前一单位的效用大则是边际效用递增,反之则为边际效用递减。例如我们早餐可以食用八个包子,而一屉小笼包数量为10个,在前八个包子食用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对于食客而言饱腹感都处于正向增加的过程,但是到达8个以后,第9个和第10个包子就会让食客感到痛苦,甚至恶心,后两个包子的增加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配置。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机会成本莫过于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了,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熊掌,被放弃的鱼就作为机会成本。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特指的是放弃那部分成本,而非是选择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