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选调生>导航 > 备考辅导 >江苏

2023年江苏选调生考试面试热点示例分享

2023-02-03 11:31: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选调生笔试结束,考生要注意面试的备考,为了方便考生高效的备考,那么,©忧考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3年江苏选调生考试面试热点示例分享,欢迎大家的参考学习。如想获取更多选调生面试的备考资讯,请关注©忧考网的更新。
149.jpg

1.2023年江苏选调生考试面试热点示例分享 篇一


  热点背景: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追求仪式感、提升幸福感而购买鲜花。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几乎每天都有网友晒出自己通过购买鲜花得到乐趣的图片或视频,“惊喜”“鲜花自由”“美好心情”是高频词汇。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7.6%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买花是为了“装点生活环境”,28.8%的是为了“愉悦自己”。

  模拟示例:

  线下实体店鲜花售卖鲜活有趣,线上电商销售蓬勃发展,鲜花零售新模式层出不穷,“前程似锦”的鲜花经济正催生千亿级消费新业态。对于“鲜花经济”,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观点。

  以往消费者买花送亲友、办庆典,目的是为了取悦他人,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追求仪式感、提升幸福感而购买鲜花,鲜花经济装点消费者日常生活,正催生千亿级消费新业态。

  2.结合实际分析。

  (1)意义:

  ①助农增收。鲜花种植美化乡村环境,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能够提高花农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②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现代年轻消费者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增大,鲜花作为精神消费的产物,能够提升生活乐趣,滋养精神生活。

  ③助力经济发展。以花卉产业作为标签,将花卉产业向餐饮、电商、会展、文创、旅游等全产业链延伸,鲜花经济不仅装点人们的生活,还催生赏花经济、美丽经济等千亿级消费新业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原因:

  ①消费者观念转变:

  随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消费观念由物质需求转变为注重精神寄托,年轻消费者愿意通过付费来寻觅情感寄托,鲜花消费抚平精神褶皱的内在功能得以展现。

  ②销售模式创新:

  需求侧的显著变化催生销售模式创新,鲜花市场由传统的店面零售和简单外送转变为“精致生活”“高颜值”“懒人福音”等消费元素。以鲜花包月服务、鲜花自动贩卖机、自助鲜花超市、鲜花盲盒为代表的鲜花消费新模式层出不穷,电商模式降低鲜花价格,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让鲜花消费四季常春。

  (3)挑战:

  物流运输中的高损耗是摆在鲜花电商面前的痛点问题。对于鲜切花而言,从采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损耗。之所以物流损耗大,是因为国内鲜花供应市场中,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区域主供花卉,但主流消费区域与之重合度并不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占总消费频次近半,这意味着所有鲜花电商都要面临鲜花的储存、运输问题。

  3.提出建议。

  ①完善供应链。政府围绕税收、补贴、信贷等给予支持,降低种植成本,以技术创新等维度展开鼓励鲜花种植向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应用,缩短鲜花出库到送达时长,减少物流损耗,完善鲜花供应端。

  ②延长产业链。将花卉产业发展成全链条产业,利用智慧大棚和植物材料保鲜库让鲜花种植和销售四季不断档,干花加工车间投产后可加工如精油香薰、口红、精油皂及鲜花茶等芳香植物,获得更高附加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种植园区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发展乡村旅游,助力鲜花经济发展。

2.2023年江苏选调生考试面试热点示例分享 篇二


  热点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突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缩小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差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这次《方案》的出台是对乡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部署落实。

  模拟示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突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缩小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差距。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提出观点。

  高质量推动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激活全面乡村振兴活力,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腾飞。

  2.分析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重要意义。

  (1)当前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

  (2)乡村建设之于乡村振兴活力的意义。

  第一,释放民生事业的组合与协同效应,必将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动力。

  第二,乡村建设激发出的经济活力,有助于激活与强化国民经济循环的微观基础,对于激发内生动力和畅通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乡村建设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等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安全意义。

  第三,乡村建设仍然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具有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内涵,为今后的共富乡村打下基础。

  3.如何能够将方案更好地落实落地。

  第一,强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的正规组织化程度,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第二,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得集体经济既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也随着乡村建设同步发展壮大。同时,提升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能力,为进一步拓展乡村社会的自主性空间提供基础条件,帮助乡村社会更好地融合进国民经济循环。

3.2023年江苏选调生考试面试热点示例分享 篇三


  热点背景:

  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戏曲直播数据报告显示,戏曲正通过直播展现出新活力:已有231种戏曲种类开通直播,过去一年,它们所进行的戏曲直播超过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每一场戏曲直播都相当于一场中型演出。同样,在另一个更早尝试戏曲类直播的网络平台所发布的2020年统计数字中,京剧是作者数和观众数最多的非遗戏剧短视频类型。平台用户最爱的非遗戏剧类型还有秦腔、越调、黄梅戏、豫剧、乱弹、二人台、川剧、越剧、晋剧等。在直播间里,我们既能看到年逾九旬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把经典选段玩得风生水起,又能看到不少90后青年戏曲演员展示扎实的专业功底。观众只需要拿起手机,就可以欣赏到京剧、豫剧、昆曲、秦腔等数种戏曲。传统戏曲,正在直播间活起来。

  模拟示例:

  戏曲作为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精神血脉中的艺术,时代更迭,潮流变迁,但传承绵延不绝。古老的戏腔跨越千年,如今在互联网直播技术的帮助下突破空间的界限,迎来“梨园又一春”。对于传统戏曲在直播间活了起来,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态

  2020之后,传统戏曲行业在特殊事件反复冲击下举步维艰,若能乘上科技之风在直播间活跃发展,不失为创新之举,但是也要警惕戏曲在直播中展现的过度流俗化降格以求。

  二、分析传统戏曲借助直播活起来的积极意义

  (一)创新传承戏曲方式。以往传统戏曲都是在舞台上表演而且大部分喜爱的观众都是中老年群体,当戏曲搭载直播方式就可以快速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开来,让青年群体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同时也让传统戏曲走出舞台,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二)净化网络直播生态。随着传统戏曲越来越多出现在直播间,与曾经拼颜值、秀下限的“美女直播”不同,演绎传统文化的戏曲直播传播了传统文化,也改善着网络直播生态。对观众来说,戏曲里那些千回百转的唱腔、缠绵悱恻的情愫、朴实直白的道理,与记忆里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相契合,也与对于真、善、美的朴素信仰相印证。

  (三)传播中国戏曲文化。戏曲演员通过直播邀请老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演员参与,与网络达人连麦,唱戏、表演、打擂台、科普戏曲知识,同时讲述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分享从艺经历等等,这些都让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戏曲文化。

  三、分析传统戏曲在直播活跃带来的问题

  “戏曲+直播”不同于以往单向的舞台传播,要顺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即娱乐性,也就意味着要将戏曲主动适应新的演出场景,直播之中与年轻观众“短兵相接”、全方位互动,那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我演啥你看啥的思想,变成你看啥我演啥,才会有流量和人气。但是难免会出现吸引心态急切,过度流俗化降格以求,从而忽视了戏曲本身的艺术。

  四、对如何利用传承戏曲文化提出建议

  (一)守正。保留线下剧场整台的演出,包括灯光、音响、舞美、主角、配角、道具等等。同时传承传统戏曲的艺术精髓,保持我国戏曲的艺术特色。

  (二)创新。在保持戏曲特色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戏曲的表演内容与艺术形式。一方面在表演内容上要顺应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可以和现代流行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等艺术娱乐形式相结合,探索普及与弘扬戏曲的新途径。

选调生江苏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