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天津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示例解析 篇一
热点背景:
2022年广州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开放式中央厨房”,预计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基层配送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近千场次,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更适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首先在越秀区、海珠区、从化区开展配送,第一期计划配送约250场;接下来将向其他8个区扩展,全年逐步实现全市11个区全覆盖;配送范围涵盖街、镇、社区、学校、企业等。
模拟示例:
某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开放式中央厨房”,通过群众“点单”,再向基层配送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实现文化产品的科学搭配和精准送“菜”。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对该话题的态度。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发展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让群众点单,选择喜欢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重道远。
2、分析让群众对公共文化点单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征询中有针对性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成果。
(2)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3)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打造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发扬为民实干的工作作风,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有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
3、对如何让群众点好单提出建议。
(1)征集优秀文化产品。通过去民间走访、鼓励自荐、在发文征集的方式,收集各地区优秀文化产品,要求多元,追求高品质,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丰富群众的“菜单”。
(2)做好服务保障。除了要组织文化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考核,提升沟通、应变等服务能力,还需要借助多样服务类型,如利用非遗文化体验课、沙龙、小型演出、直播等方式,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重点考虑老年、青年等特殊群体,做到点单方式多样,内容针对。
(3)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握好“严深细实久”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一线解决群众“先一公里”和“后一公里”问题。
2.2023年天津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示例解析 篇二
热点背景:
2022年6月17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能源局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等工作目标。
模拟示例: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表明自身观点。
该方案的实施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措施,能够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我们应积极响应,保障落实。
2.分析意义。
(1)促进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此方案能够让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有效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度,从而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
(2)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该方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全方位落实好减污降碳工作目标,盯紧污染源头,加强碳排放处理,以实现节约资源,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3)精准治理,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生态环境问题,一直都是系统化、一体化的工程,该方案强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统筹大气、水、土壤等多领域减排要求,使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面提高了环境治理综合效能。
3.分析阻力。
(1)政府部门合作上,存在信息壁垒,部门联动上可能出现信息不共享的难题。
(2)基层自治治理上,群众配合度不高,可能存在不了解政策,落实困难等问题。
(3)高新科学技术上,减污降碳配置要求高,固废处理技术难、高新科技投入力度大。
4.提出落实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生态环境部同有关部门组建协调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树立减污降碳系统思维,明确规划,保障各地市落实好此方案。同时做好信息共享,打通彼此之间的信息壁垒,确保工作联动开展。
(2)强化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形成自治理念,帮助群众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绿色出行,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等。
(3)提高技术研发。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做好研发跟进,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技术投入,营造创新环境,培养科研人才,为减污降碳提供技术支撑。
3.2023年天津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示例解析 篇三
热点背景: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发展迅猛,截止到2021年底,日均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亿件大关。而在10年前,这一数字还仅是1000万件。大量性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不仅给个人处理带来苦恼,更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就在刚刚结束的618年中促销活动中,快递包装里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身影,可循环快递包装逐渐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
模拟示例: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发展迅猛,大量性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也随之而来,由此新型“可循环快递包装”逐渐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自身观点。
网购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日常消费中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收到网购货物后,如何处理快递包装,一直是消费者的“痛点”,也无形中带来浪费和污染的问题。“可循环快递包装”是快递企业的重要创新,直击消费者“痛点”,也是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必要一环,值得大力推广。
2.分析“可循环快递包装”的积极意义。
(1)提高消费者快递体验。可循环快递包装有轻便、耐用、隔热性好等特点,能够给与货物更好的保护。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性包装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可循环使用上百次,能减少消费者处理快递包装的负担,降低发寄件的包装成本。
(2)推动快递业绿色发展。纸质性包装在制作中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以及废水,污染环境。并且性包装使用后往往难以再次利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能减少污染和浪费,避免过度包装,助力绿色快递。
(3)促进国家碳排放目标实现。
3.分析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的挑战。
一方面单次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回收循环难。
4.对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提出建议。
(1)出台政策鼓励。制定鼓励快递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选择可循环、可复用快递包装,健全快递包装投放回收机制和配套设施。加强过度包装治理,倡导优先采用简约包装,鼓励合理减少填充物使用。
(2)多种方式灵活推广。一是可以结合快递货物特点,如生鲜冷冻领域率先推广;二是选择快递暂存点广泛存在的高校、园区等推广;三是可以运用检测技术加强循环箱追踪,以便及时回收;四是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制定优惠奖励,鼓励循环箱运用。
(3)推进循环箱在企业间共享。行业协会、政府对口管理机构等主动牵头推进循环箱相关标准制定,使各快递企业使用统一的循环快递箱,并鼓励生产企业在商品生产装箱时使用,实现循环箱由生产企业随商品进入物流仓库,终再返回企业工厂的真正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