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案>导航 > 热点专题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文三篇

2019-11-21 13:40: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银杯》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地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二、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讲授新课:

  师: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

  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

  3、视唱歌曲旋律。

  4、随琴单旋律演唱。

  讲解:(1)“X.X”、“XXX”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主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5、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

  6、学习长调、短调

  师:比较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

  生:回答。

  7、师: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

  四、课后小结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溜冰圆舞曲》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能从完整的《溜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特点。

  三、教学进程:

  1.导入.

  师:设计情景.(出示溜冰场面.播放《溜冰圆舞曲》

  2.初听乐曲:听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A:你听到了什么

  B:有哪些很有规律的声音

  3.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

  生:听到了……有……很有规律的声音.

  师:在多媒体中依次播放出有规律的声音,让学生体会.

  师启发:溜冰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来表达它们的心情的——

  生:活泼欢快的……

  师:溜冰时的愉快心情,乐曲中是用哪一种风格的音乐来表现的

  生:活泼富于动感.

  4.欣赏主旋律.

  5.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

  用的节奏模仿溜冰,为主旋律伴奏.

  7.复听乐曲,集体表演.

  A:电子琴表演.

  B:听到特殊的声音拍打桌子.

  C:活泼的轻轻跺脚.

  D:抒情的轻轻晃动身体.

  三:总结

  1.请学生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鼓励学生课后,试着弹一弹本课的乐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

  1、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

  3、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4、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四、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学唱谱:

  (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

  (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

  2、学唱词:

  (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伴奏。

  五、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教案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