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件>导航 > 热点专题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课件集锦【三篇】

2019-11-13 10:3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优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课件集锦,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认识猕猴桃

  活动目标:

  1、感知苹果和猕猴桃明显的特征。

  2、体验装扮活动的快乐。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漂亮的布袋一个

  2、苹果、猕猴桃若干

  3、装扮所需的材料----红色、黄色、绿色、橙色的亮手环;苹果、橘子、猕猴桃、梨的头饰;红色、黄色、绿色、橙色的皱纸做的裙子。(每份材料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用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可以变出好吃的水果宝宝。(老师做变魔术的动作)现在请小朋友用小手把你的小眼睛藏起来,老师开始变魔术了!变变变,好了,请你们把小手放下吧。老师已经变了好吃的水果宝宝,现在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老师变出了什么水果。好,谁愿意来?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一摸布袋里的水果,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老师:请你说说你摸到了什么水果?(幼儿自己说,然后请幼儿拿出来看一看自己猜的对不对?猜对了就表扬一下。由此引导幼儿认识苹果和猕猴桃。)

  二、看一看(尝试用眼睛看的方法来找出苹果和猕猴桃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1、老师:现在你们用小眼睛看看苹果和猕猴桃,苹果宝宝什么样子的?猕猴桃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一样,样子不一样。)

  2、老师总结:苹果宝宝是圆圆的,红红的。猕猴桃宝宝是椭圆的,像个鸡蛋,有点黄黄的。

  三、摸一摸(尝试用小手摸的方法感知苹果和猕猴桃的不同特征。)

  1、老师:那苹果宝宝和猕猴桃宝宝摸上去是怎么样的呢?(开火车让幼儿摸苹果和猕猴桃。)我们来摸一摸。来,摸摸苹果宝宝,什么感觉呀?再摸一摸猕猴桃宝宝。

  2、老师:刚才我们摸了苹果宝宝和猕猴桃宝宝,苹果宝宝摸上去怎么样?哦,滑滑的。猕猴桃宝宝摸上去怎么样?哦,毛毛的。

  3、老师总结:苹果宝宝滑滑的,猕猴桃宝宝毛毛的。

  四、闻一闻(尝试用鼻子闻的方法来感知苹果和猕猴桃的不同气味。)

  1、老师:恩,什么东西好香啊,我来找找,哦,原来是苹果的香味啊!来,我们来闻一闻苹果。(老师拿出切好的苹果,做用鼻子闻苹果的动作。)请幼儿闭上眼,闻苹果的味道。那猕猴桃宝宝?我们一起来闻闻吧。

  2、老师总结:苹果是香香的,猕猴桃熟了后闻起来酸酸的。

  五、尝一尝(尝试用嘴巴尝的方法来感知苹果和猕猴桃的不同味道。)

  1、老师:苹果宝宝和猕猴桃宝宝看起来真好吃啊,我们用嘴巴来尝尝他们的味道吧。(老师拿出切好的苹果和猕猴桃给幼儿吃。)

  2、老师和幼儿一起品尝,然后问幼儿苹果什么味道,猕猴桃什么味道?

  3、老师总结:苹果甜甜的,猕猴桃酸酸的,水果宝宝的营养很好,我们小朋友除了要吃苹果和猕猴桃,还要吃其他水果,吃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会越来越健康。

  

彩色的饮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饮料的色彩,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

  2)了解各种不同的饮料,知道水能溶解糖、果珍等。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知饮料色彩、按颜色分类。活动难点是动手制作饮料。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瓶自己喜欢的饮料。

  2)各种颜色的标签(红色、黄色、绿色)。

  3)制作饮料的白开水、匙子、杯子、各色果珍或食用色素。

  4)超市录像片段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谈话:在你运动之后口渴了,你想喝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入课题。

  (二)观看超市饮料区录像或挂图,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讲述:

  这是哪里?都有些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你喜欢喝什么饮料?

  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饮料,说一说其名称和颜色。

  (三)操作分类:

  本环节中我先让幼儿给自己带来的饮料贴上相应颜色的标签,然后让幼儿按所贴颜色进行分类。为了让幼儿对颜色有进一步的认识,可布置一个超市货架,教师故意把一瓶放错地方,然后让幼儿说出哪瓶放错了,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四)幼儿制作:

  1、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的饮料和平时所喝的饮料都是谁造出来的?你们想不想喝到自己动手制作的饮料?

  2、出示矿泉水或白开水:这是什么?能不能将它们变成好喝的彩色饮料?

  3、组织幼儿讨论并猜测变出彩色饮料的方法。

  4、引导幼儿尝试制作彩色饮料。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珍等能在水中溶解度现象,还要注意提醒幼儿色彩搭配。

  (五)品尝交流: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饮料,注意突出饮料的颜色、味道,名字可随便起,还要说出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然后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品尝自制的饮料。

  在此环节中告诉幼儿不要过多的饮用饮料,以保证身体健康。

  活动结束:

  把自制的饮料摆放在区角《小超市》中,看哪种饮料受顾客欢迎。

  

野花和野草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各种颜色,感知野花和野草的色彩。

  2、学习从上至下地观察感知野草和野花的特征,知道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小草。

  3、有探索自然的兴趣,感受体验大自然中的美丽色彩。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颜色。

  物质准备:选择有野花和野草的地方、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大自然色彩的美。引导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周围的花和草,感受周围环境的美,引起幼儿想坐一坐、躺一躺、看一看的欲望。

  师:这里可真美啊!你们想在这里坐一坐、看一看吗?

  二、认识野花和野草。

  1、寻找自己喜欢的野花。

  师:这里的草地又干净又漂亮,我们去找一找,再轻轻地摘一朵你喜欢的野花。

  2、讲一讲自己喜欢的野花。

  师:你喜欢的野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上至下的观察。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再请幼儿与同伴交流。

  3、认识野草。

  (1)师:那一片绿色的是什么?小草长在哪里?

  (2)引导幼儿拨开小草,观察小草,知道草长在泥土地上,小草的根长在泥土的下面。

  三、放松活动。

  幼儿在草地上自由地玩耍,让幼儿感知体验在大自然中的轻松和快乐。

  四、活动延伸

  回到教室,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其他生活中常见的野花和野草。

课件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