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与分析欣赏,让学生感受在战争年代的革命少年对党和领袖的无限爱戴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的信念。
能力目标:掌握重音记号、反复记号的作用。
实践目标:用坚定有力的充满感情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红星歌》。
2、了解进行曲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并了解了抗日小英雄嘎子,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小英雄看大屏幕!你们看这是谁?。
2、课件出示潘东子的图片,请问你们大家谁认识这位小朋友?
3、谁知道他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如果学生不知道,师代为讲解。)
4、我们看一段录像,看一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人啊。(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三、新歌学唱:
1、你们知道这段录像是哪一部电影里的片段吗?
2、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的一段,这个片段里的歌曲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放录音《红星歌》)
3、放录音,说一说听完这首歌曲你听出了什么?
4、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的音乐诗,大家有表情的齐读歌词。
5、教师范唱。
6、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并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通过划拍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7、再次聆听,体会这首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8、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
9、老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
10、师伴奏,学生演唱
11、歌曲的处理分析:
(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唱的不太准的地方,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可以帮助指出并加以讲解。
(2)“〉”重音记号和反复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重音记号和反复记号不必单独拿出来讲解,只是在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做以说明,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歌曲当中,更加准确地了解重音记号的作用,并且能够更好的处理歌曲。)
(3)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创作活动:
1、讨论:那种演唱形式适合《红星歌》的演唱特点。
2、学生边走步边演唱歌曲。(让学生充分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了解进行曲特点。
五、拓展延伸:
分辨进行曲(教师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学生从中选出进行曲。)
六、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有好吃的有好穿的,还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呀!大家不要忘了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有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小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歌曲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此歌曲但不能完全用歌声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在今后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训练。老师的导语有时不太简练。
【《我是草原小牧民》】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后一小节加入XXX。
(3)学生说——练习XXX。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