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彭滭收积雨,庐山放嫩晴。——杨万里《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
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3.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杨万里《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却因理发得披文》
4.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5.旧识庐山道,长怀鹦鹉洲。——赵蕃《施过之见过二首·君来能破闷》
6.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7.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8.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王贞白《庐山》
9.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10.可中滋味欠些些,成就庐山笋蕨家。——释正觉《小师慧果丐盐求颂》
11.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李咸用《远公亭牡丹》
12.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梅尧臣《览显忠上人诗》
13.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
14.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苏轼《登庐山》
15.庐山道士夜携琴,映月相逢辨语音。——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
16.庐山佳处云英英,鹤归谁识丁佐卿。——陈造《次韵高殿撰题东山》
17.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六断世间春。——张耒《睡香花》
18.重到庐山亦何喜,喜君知我我君知。——方回《次韵谢喻岩叟》
【篇二】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借问庐山三峡,与此飞流溅沫,今日定谁雄。——倪偁《水调歌头·昨夜狂雷怒》
6.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王贞白《庐山》
7.今代庐山非昔日,督邮能酒更能诗。——项安世《还剑叔骥庐山诗卷·浔阳江上督邮谁》
8.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苏辙《自黄州还江州》
9.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陆游《记梦·我梦结束游何邦》
10.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11.平生爱庐山,梦寝不可去。——梅尧臣《送僧了素游庐山》
12.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13.庐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陆游《春雨·疏点空阶雨》
14.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15.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6.涡水春深战未停,庐山秋老梦方宁。——项安世《赠彭术士·涡水春深战未停》
17.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张九龄《彭蠡湖上》
18.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19.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黄庭坚《东林寺二首·胜地东林十八公》
20.依旧庐山当左阖,新添濠水注前川。——项安世《西坡》
【篇三】
1.湘寺分经帙,庐山寄药鉏。——陆游《戏作野兴·有酒皆堪醉》
2.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3.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4.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5.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6.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苏辙《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7.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黄庭坚《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
8.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9.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庐山笋蕨香。——杨万里《梳头看可正平诗有·老子平生汤饼肠》
10.庐山淡薄已多时,谁与丛林洗败姿。——释正觉《晖禅人丐盐求颂》
11.忆在庐山始识君,当时惟拟共眠云。——徐铉《送周郎中还司》
12.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刘禹锡《赠别约师》
13.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岳飞《寄浮图慧海》
14.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杜甫《大觉高僧兰若》
15.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赵蕃《留别赵南纪》
16.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17.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名风標。——宋无名氏《陶公醉石》
18.从今要见庐山面,画作屏风静处看。——张耒《慈湖中流遇大风舟危甚食时风止游灵岩寺》
19.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方回《思家五首·世道駸駸似可咍》
20.见了庐山想此贤,此贤见了失庐山。——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