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学目的
1、会认“本、像、着、、狗、叫、猫、跳、又“9个生字。会写“又、手、书、本”4个字及词语“一本书”。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重点: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看书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师:利用生字卡片点名读、和“开活车”的方式读,比一比,谁读得准,以便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⑵重点指导“、狗、猫”三个字的读音,发现读得不准的要及时纠正。
⑶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⑷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字,可启发学生:这个字是我们认识的哪些字组成的?让学生把它拆成“日、耳、又”三个已经认识的熟字,以便帮助记忆。“叫”和“猫”可连成一起编成儿歌“小猫、小猫,喵喵叫”来记忆。“本”字可与“木”字进行比较。
2、写字。
⑴让学生先看一看要写的字的字形。
⑵师引导:“又”“本”两字书写时撇和捺要伸展。“手”字书写时撇和两横要写在上半格,这三笔的间隔要均匀,下面一横要写长一点,写在横中线上,后一笔是弯钩。
⑶书空
⑷课堂练,教师辅导。
(二)朗读、背诵指导。
⑴朗读第一节的前三句,语速稍缓慢,语调轻而低,体现爸爸、妈妈和“我”沉浸和陶醉在书本中。“我也爱看书”中的“也‘字应拖长一点,表现出“我”
也喜欢看书。第二节的前三句中,“厚厚”“大大”“花花绿绿”应读重些,强调书的种类多。
第二节的后两句押“”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
⑵带着愉快的心情轻松地朗读,体会“我”对书中的“小狗”“小猫”“猴子”的喜爱之情和被它们所深深吸引,体会了“我”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⑶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朗读。
⑷检查互读。试背诵。
(三)感悟、理解。
⑴让学生朗读课文后,师引导观察: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说说,然后引导学生,小朋友的“爸爸”和“妈妈”在看书,小朋友和他们一样在看书,就是“我也在看书”,体会“也”的用法。
⑵让学生做“拿”和“捧”的动作,比较课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体会小朋友一家对书本的喜爱。
⑶找出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读一读,然后让他们进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的精彩。
⑷结合课文内容,编故事,把编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回忆,再进行交流。
(五)实践活动
⑴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在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⑵布置学生看外书,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看谁看的书多。
【篇二】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识记“本、像、着、、狗、叫、猫、跳、又”9个生字。指导书写“又、手、书、本”4个字及以及词语“一本书”。
2、正确、流利、富有情趣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看书的情感和习惯。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看书的情感和习惯。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手拿一本书,提问:认识它吗?板书“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书写,注意这个字的笔画和笔顺。学生一起练习书空。
[书”可以组哪些词?
你喜欢看书吗?都看过哪些书?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宝宝?生一边说师一边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适时纠正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5、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识记情况。
(1)你将采用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同桌相互记一记。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机引导。
(3)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6、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学句
(一)读第一节课文。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一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讲解“也”,并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演示“捧”的动作。像捧着什么?大蝴蝶就是什么呀?书怎么像大蝴蝶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4)表演读,看谁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文。
(二)读第二节课文。
1、看图二,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几句呢?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五、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利用课文插图来导学课文,既训练了学生观察图画、表述图画的能力,又巧妙地引入到了课文语句的学习。识字教学开始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归纳,使他们今后能轻松、高效的识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阅读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我的书好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阅读变得更加深刻、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