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赏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两句一气呵成,节奏明快;是泛问,也是自问: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上战场杀敌报国,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呢?起句峻急,以“何不”作反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军情危急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表现力极强,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量。次句紧连而下,犹如悬流飞瀑,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带吴钩”指从军杀敌的行动;“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一个“取”字,举重若轻,表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战斗热情。
扩展阅读:李贺的诗词风格
①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
②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
③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
④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
⑤反映权贵骄奢*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
⑥讽刺宦官专权、乱政无能的,如《吕将军歌》《感讽五首》(其二)《感讽六首》(其二、四);⑦反映边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
⑧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
⑨同情妃嫔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
⑩反映少数民族军事活动的,如《黄家洞》。
扩展阅读:历代评价
杜牧
《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
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王夫之
(《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毛先舒
《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黎二樵
《黄陶评本<李长吉集>》中所言:“细读长吉诗,下笔从无庸俗之病。”
薛雪
《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
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
黎简
“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钱钟书
“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
鲁迅
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