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领土上,繁衍生息,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各色特产。©无忧考网为大家提供《五年级家乡的特产作文【三篇】》,欢迎阅读。
【篇一】
我的家乡在诸暨,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其中就有我喜欢的干果“香榧!”
香榧出产在我们枫桥,赵家镇。我没有见到树上长着的新鲜香榧的样子!但是我想香榧树一定高大挺拔!香榧果一定青翠可爱,真想看看它们啊!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炒制好的香榧果!
从外观上看,它两头尖尖的,像一个椭圆形,披着一件“褐色的坚硬的盔甲。”好像不高兴让别人去吃它,但是轻轻地要开它的外壳,就看见一个黑不溜秋的小胖子躺在里面,可不被它的样子蒙骗了,用手轻轻刨去它外面黑黑一层东西,一颗金黄饱满的果仁就会出现了,放进嘴里又香又脆,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在舌尖流连,真好吃啊!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之一,请您慢慢品尝,如果来诸暨旅游可不要忘记品尝特产“香榧”哦。
【篇二】
说实话,我的家乡不在上溪,也不在黄山。别人可能不知道上山是什么样的,因为那只是一个小村子,没有什么特产啊、民风啊什么的,但是有我最难忘的野柿子。
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和一些小伙伴趁大人不注意,偷偷上山,寻找对我们来说无异于珍宝的野柿子。在寻找的过程中,衣服和裤子也不免要被路边的荆棘或野玫瑰划破,可是我们不在乎。
野柿子比市场上卖的柿子要小,不过比市场上的好吃多了。每当一个小伙伴找到了野柿子,便大喊:“我找到野柿子了,大家快过来呀。”大家便像野马一样奔跑过来。会爬树的爬上柿子树去摘柿子,不会爬树的只好在下面干等着。吃柿子时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得到的柿子是多还是少,要看人缘好还是不好。人缘好的多得一点柿子,人缘不好的少得一点柿子。当时我人缘很好,但是我仍不满足,于是我便苦练爬树本领,可这算是白练。因为到了城里便用不着爬树摘柿子,要吃柿子只要去市场上买就好了,可是市场上的柿子却吃不出那种特别的味儿了。从此以后我便不喜欢吃市场上的柿子了。
我怀念家乡的野柿子,但我更怀念家乡。
【篇三】
苏州人特别喜欢吃糕点,什么米糕,海棠糕,桂花糕,玫瑰糕,猪油糕……我也喜欢吃糕,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家的云片糕。
我的老家在徐州市新沂市窑湾镇,那里盛产有一种很特别糕点—桂花云片糕。它不像苏州的糕点软软嫩嫩,而是看上去干干的,白白的,上面夹杂着青的红的丝,带着点淡淡的桂花香,咬一口,滋润细软,口感香甜,味道奇好。我觉得云片糕就是糕中的一朵奇葩。
云片糕的全名是桂花云片糕,又名桂片,雪花片。其名称是因片薄,色白的特点而来。它在制作上也很讲究,主料为桂花,糯米粉,青红丝,绵白糖。原料都要挑选上品,糯米粉一般要储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使其在切片时又不干硬。就连使用的几案都是用树龄在数百年左右的银杏木制作。至于糕的切片要求就不用说了,每条糕长约50厘米,一般要切320片左右。民国前为纯人工切片,现在大家已经都在用机器切了。
窑湾云片糕是窑湾古镇当地的土特产,逢年过节当地人都会买上一些,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可以,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步步高升”。
如今,我每次回老家奶奶都会拿出一整条云片糕,让我们小朋友一起分享,每人掰上一块,一片一片地撕着吃。那滋味,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