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反犬旁”。
2.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3.朗读课文,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教学重点:
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会变的瞳孔》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观察同学的眼球,看见了什么?
眼球中呈圆盘状部分,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内的。
(二)初读课文
1.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快读读课文吧,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字词朋友走出来了,快读一读,看看你们认识吗?
出示
(1)养猫抱着拉着一条线放学又大又圆
(2)瞳孔新奇枣核傍晚睡觉仔细
3.同学们,词语朋友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能念出它们的名字吗?自己再读读课文,不仅要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4.同桌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三)品读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文是怎么知道猫的瞳孔是会变的?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爱小猫的语气。
2.读一读,找一找:猫的瞳孔一天中会变化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变化?变成什么样?
小组合作学习,找答案。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发言。
早上:猫咪的瞳孔像枣核。
中午:猫咪的瞳孔变成一条线。
傍晚:猫咪的瞳孔又成了枣核。
晚上: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
3.猫的瞳孔一天中会有这么多次的变化,真是很新奇。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用手势表示猫的瞳孔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变化。
(2)出示没有小猫瞳孔的四幅图,让学生描出小猫早上、中午、傍晚、晚上瞳孔的变化。
4.文文看发现猫的瞳孔一天中有这么多次的变化,心情会怎样?
请你带着这种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后一段。
5.你们知道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补充。
6.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1)读一读课文中带有“又大又圆”的句子。
(2)说一说“又大又圆”是什么意思?“又大又圆”:个头大,形状是圆的。
(3)想一像除了瞳孔“又大又圆”外,还有什么是“又大又圆”的?
又大又圆的西瓜、又大又圆的眼睛、又大又圆的屋顶……
(4)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例如:妈妈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四)指导书写。
1.你有什么方法来记住“猫”这个字呢?
学习新偏旁:“反犬旁”。
2.自己说一说“猫”字的笔顺。
按结构来记“猫”。
3.观察“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反犬旁”的第二笔是“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4.学生描红。
5.教师板书写范字,提示学生注意。
6.学生独立书写。
(五)小结
1.你觉得文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猫的科学知识吗?
①猫的胡须有什么作用
②猫从高处掉下来摔不伤
板书设计:会变的瞳孔
早上像枣核;中午变成一条线
傍晚又成了枣核;晚上又大又圆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会变的瞳孔》一课,为京版第2册教材中的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应该更注重工具性,本篇课文是一篇具有科普性的文章,课文内容富有趣味性。通过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动物的感情,了解生物的奇妙特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但不能过于注重讲解文中小猫瞳孔变化的原因,把语文课变成生物课,丢了语文“味儿”。第一学段的学生学习重点在于识字写字和多种形式的读课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学习独立识字。并且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2、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一篇科普性文章,课文主要通过小朋友文文细心观察到猫的瞳孔在早上、中午、傍晚和晚上的四次变化,知道了猫的瞳孔对光线的不同反应。感受文文是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2)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识字、写字,可以进行生字组词以及简单的造句,并已经具备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城市里,与自然界的接触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娇生惯养都没有养过猫狗等宠物,更不知道他们瞳孔是可以变化的,利用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认识瞳孔,从题目入手,质疑瞳孔是如何变化的。从而激起学生兴趣。之后采取多种形式读课文,通过朗读自己解决问题。了解瞳孔的奇妙,练习有语气朗读课文。
(4)技术准备教具
课件出示小猫瞳孔变化的图片、本课生字词等。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
教材在本单元围绕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共安排了《会变的瞳孔》、《风睡着了》、《小动物上体育》、《太空种子》这4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一些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力求与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家庭、学校生活相连。让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动物特性有所了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并且本课以文文发现小猫瞳孔会变为切入点,让学生充满好奇。学生会产生想要读一读的愿望。
3、本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瞳、孔、枣、核、觉”这6个字(包括多音字“觉”)。会写“猫、抱、拉”这3个字,认识“反犬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猫咪的瞳孔会变,学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3)会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语,学写“养、放、线、圆”这4个字。
(2)有语气朗读课文。感受猫咪的可爱,感悟文文是个善于认真观察生活的孩子。
(3)抄写课后词语“养猫、抱着、拉着、一条线、又大又圆”。
教学重点:
自主识字写字。认识“反犬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整洁美观书写生字。知道猫咪的瞳孔会变的原因。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一、激趣导入
1、介绍瞳孔(课件)。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里有重要的一部分——瞳孔。有了瞳孔才能看见东西(出示图片瞳孔)。认识字音齐读“瞳孔”。
2、揭示课题,读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跟瞳孔有关的课文——会变的瞳孔。谁来读读课题?什么样的瞳孔?(会变的瞳孔)齐读课题。(语气突出“会变”)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大概了解瞳孔是什么,在哪儿,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读课题,揭示题意,明确重点在于瞳孔会变。)
那我们接下来就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瞳孔是怎样变化的?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自己出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让拼音来帮帮你,多读几次。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课文,在语境中识字。)
2、a大家读得这样认真,字肯定都认识了,小花猫要跟大家进行挑战赛呢,小猫后面的词语简单,大猫后面的词语有难度,你敢挑战吗?(预设:敢!)那谁来挑战?(出示用图片覆盖的词语:养猫着放学一条线又大又圆拉着瞳孔枣核睡觉觉得)抱b生带读,大家齐跟读。(提示并区分多音字“觉”)c除了瞳孔是又大又圆的。你还能说出哪些?(预设:西瓜、眼睛、月亮)那你能用又大又圆说个句子吗?(预设:西瓜又大又圆真好吃!我的眼睛又大又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读有难度的词或是简单的词。利用挑战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
3、去掉拼音并把顺序打乱,你还能读好吗?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打乱顺序读词语增加学生思考的空间。把词语记得更牢固。)
4、大家读得真准确,现在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去自己读课文,看谁读得响,读得准,读得通顺。(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把生词放回到课文中识记,了解课文内容。)
5、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吗?请用手势告诉我!(预设:手势3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检查字音和标段情况。手势表示节省时间。)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文文是怎么知道猫的瞳孔是会变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把小猫的可爱感觉试着读出来。
2、请大家再次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花猫的瞳孔在什么时候变的?变成了什么样?边读边画一画。
(设计意图:培养动笔读书的好习惯。从低年级开始练习从文中汲取信息的能力)
3、汇报。早上:猫咪的瞳孔像枣核。中午:猫咪的瞳孔变成一条线。傍晚:猫咪的瞳孔又成了枣核。晚上: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
(设计意图:板书图文并茂,增添童趣,激发学生兴趣。)
4、猫的瞳孔一天中会有这么多次的变化,真是很新奇。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用手势表示猫的瞳孔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变化。
(2)出示设有小猫瞳孔的四幅图,让学生描出小猫早上、中午、傍晚、晚上瞳孔的变化。
(3)早上、傍晚光线暗,猫咪瞳孔像枣核。中午光线充足,瞳孔变成一条线。晚上关灯没有光线,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那现在你们知道猫咪瞳孔为什么变了吗?(预设:因为光线不同发生变化。光线足瞳孔小,光线暗瞳孔大。)
(4)猫咪这么小的变化都被文文发现了,文文真是一个懂得细心观察的孩子啊!
5、文文看发现猫的瞳孔一天中有这么多次的变化,心情会怎样?(预设:高兴)请你带着这种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后一段。
四、指导写字
1、学习新偏旁“反犬旁”。你有什么方法来记住“猫”这个字呢?
2、请同学教“猫”字的笔顺。按结构来记“猫”。
3、观察“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反犬旁”的第二笔是“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4、学生描红。
5、教师板书写范字,提示学生注意。
6、出示“抱、拉”两个字。说识记方法和占格。
7、学生独立书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简单字自己独立学习。)
8、学生点评
9、再写
(设计意图:写字以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评价为主导;即学生运用老师给出写字基本要求,观察后汇报结果,指出关键笔画以及易混淆笔画,然后描写,评价。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自己描写评改,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学生自己的互相评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美的熏陶下识记生字,养成独立识字的好习惯。)
五、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讲一讲猫咪的瞳孔怎样变化的。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猫咪胡须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简单复述自己喜欢的小故事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猫咪胡须的作用,产生对小动物的好奇心。)
六、板书
早上:猫咪的瞳孔像枣核。中午:猫咪的瞳孔变成一条线。
仔细观察傍晚:猫咪的瞳孔又成了枣核。
晚上: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
5、教学流程图
看图,理解瞳孔
↓
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
自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多音字“觉”,用“又大又圆”造句
↓
学习课文,了解瞳孔的变化
↓
指导书写“猫、拉、抱”,认识“反犬旁”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说一说你学了课文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想法?
2、答卷:看拼音写词。
7、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图文并茂理解透彻。一年级的学生,对“瞳孔”这个词很陌生,因此通过导入看图解释瞳孔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后边的图文并茂,在加上教师适时的讲解,孩子们真正领悟到了瞳孔的意思,这不失为一个帮助学生理解的好方法。在后边学习小猫瞳孔的变化时,教师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的方式,既较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为学生很好的进行了形象上的理解。
(2)以生为本,教学突出重点,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从课题开始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瞳孔变化的原因。学习写字不低估学生能力,给学生空间自己实践。通过小老师的方式提起学生兴趣,让课堂更高效。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认读6个二类字,认识“犭”。会写5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会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通过对字、词、句的检查,使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正确。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读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规范书写。
课前交流:
表演唱《猫咪别淘气》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介绍瞳孔(课件)。
师: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里有重要的一部分——瞳孔。有了瞳孔才能看见东西(课件瞳孔),读音。这是人的瞳孔,小花猫的瞳孔是会变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2、揭示课题,读课题。
师: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是什么样的瞳孔?(会变的瞳孔)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
2、读字表生字——同桌互查。
3、指导读好生字、新词及难句。
师:这些新的字词朋友从课文中跑出来了,快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1)带拼音读:自读——指名读——跟读
师:他们换了一副模样,你还认识吗?
(2)去拼音读:自读——开火车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①拉着、抱着:带动作读
②理解词语:一条线、又大又圆、枣核
③读难句:他早上起来抱着小花猫仔细看,猫咪的瞳孔像枣核。
师:有个新朋友来晚了,你认识它吗?
④多音字:觉
师:要想把多音字的字音正确,就要看它在什么词语或句子里面。
4、再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5、分段接读,想:读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6、小结:文文观察到小花猫的瞳孔是会变的。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
2、按结构分类。
3、学习生字:猫、线、抱、拉、放
讨论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认识“犭”:猫有四条腿,很多四条腿的动物都带“犭”;看到带“犭”的字你就会想到什么?
4、指导书写
猫:①观察田字格:怎样写就漂亮了?(结构:左窄右宽。关键笔画:草字头的起笔要穿插到这边来,这样左右两部分就不分家了;田字竖的起笔与横的起笔处对齐)
②教师范写。
③练习书写——实投反馈。
线:①观察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②教师范写。
③练习书写,同桌互查。
拉、抱、放:①同桌交流,怎样写好这3个字?
②学生练习书写。
③实投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