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旁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心理活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了解背景,感知内容
1.交流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梦,是哪一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字词认读,注意“沸”字的读音。
4.初读。
二、理清脉络,直奔重点
1.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大声读一读。
2.讨论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激动?从15日凌晨4时到16日6时54分长达21个小时的时间里,作者写了哪几个时刻呢?在这些时刻里,你觉得让你激动的又是什么时刻呢?(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升空)
三、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1.根据旁批提示默读4、5、6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感动的词句,读一读,反复体会。
2.根据学生反馈,相机引导重点词句的学习。
3.第四段。
(1)10秒倒计时。引读10秒倒计时,抽读,出示“神舟”五号高耸在发射架上的图片,引导想象。想想人们会想些什么。再读。
(2)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配乐播放火箭升空录像,再现场景。朗读表现火箭升空场景的重点句(抽读、评议—自读—齐读—为录像配解说词)
4.第五段。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同桌对读,闭眼想象,互提意见。抽一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理解“银练”。自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引读后一段。
2.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写作顺序。
五、汇报资料,拓展视野
1.展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举国欢庆的场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嫦娥奔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你还知道哪些梦想成真的事例,给大家说一说。
3.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过程的
2.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的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知“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体会现场气氛。
2、阅读感悟法:通过深入阅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任务情感,体会写作方法。
3.自主学习法:阅读中展开讨论,研讨探究,拓展练习法。感,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03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3、板书课题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指导一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条理,概括段意。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6分钟后展示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评价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遨游凌晨沸腾戈壁喷薄而出气宇轩昂涌出寄托浩瀚逃逸天穹晶莹夺目震耳欲聋大漠
2、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意思遨游:漫游、游历。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气宇轩昂:形容精神昂扬,气度不凡的样子。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5、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条理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射前发射时发射后
五、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六、总结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