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3.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悄悄地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偷偷地帮父亲抄写邮签。虽然父亲因为误会而责骂他冷淡他,但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连续工作了四个月。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被叙利奥深深地感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4.浏览全文,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三、抓重点句段,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1.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2.交流: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叙述了叙利奥几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二、继续品读体验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1.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着重交流以下语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家长,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感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语文综合素养。
3、理解文中结尾的含义,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4、用亲情感染学生的心灵,以确立学生正确、将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导入新课
1、出示《爱的教育》封面,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2、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讨论交流,鼓励同学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浅层次的感知)
三、细读感悟叙利奥对父亲的爱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父亲责怪叙利奥而叙利奥总是忍着的情形,体会叙利奥的内心变化。
2、交流,师引读,生接读,更深入地了解叙利奥的精神境界
3、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夜晚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假如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4.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协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昼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誊写。工作很辛苦,父亲经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四、体会父亲对叙利奥的慈爱
父亲对叙利奥比严厉,是不是不爱他呢?讨论交流。
(教学中,一、,以问题引路、让学生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语言文字中、从人物言行里初步感知美。
思考题:课文中叙述了父亲责怪叙利奥,而叙利奥总是忍受着的情形,一共叙述了几次,每次是怎样详细叙述的?学生按思考题默读、轻声读,边读边画,边读边想,也可小组交流研究。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浅层次的感知,尤其是父与子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从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中,能看出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主线已被学生初步感知到了。
二、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子之爱呢?还要靠老师去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反复诵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我引导学生紧抠两条线:
叙利奥行动的线索:请求抄——瞒着抄——继续抄——含泪抄——被发现;
父亲感情变化的线索:不答应——责备——冷淡——不爱——懊悔、慈爱。
点拨:从叙利奥的行动看出什么?父亲的感情变化说明什么?这两条线索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围绕这两条线索读、议后发现:这两条线索是对应的。儿子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情愿忍受父亲严厉的责骂和渐渐的冷淡,又地帮父亲抄写,他对父亲的爱多深啊!而父亲的感情变化,正是说明了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学习时间,对子之爱多深沉啊!这是一对多么令人敬佩的父子啊,他们是那样执着地爱着对方,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美好而崇高,学生从中探寻到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及原因(叙利奥意为父亲抄写);接着紧紧围绕“叙利奥共有几次受到父亲的责备,心里感受和心里活动如何”这个问题进行剖析,读中领悟人物之间情感,体会叙利奥的品质,及其坚持、执着背后是叙利奥对父亲的体谅,对家庭的责任,从而认同叙利奥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后理顺总结文章叙述的情感线索。)
五、请认真读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六、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协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协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身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七、拓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受到过父母的误解,这个时候你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终误解又是怎样消除的呢?请说给大家听听。
(此环节与现实接轨,孩子们从中明白:当我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时,我们应该像叙利奥一样用一颗爱心化解周围的误解、矛盾,这才是人间美的东西。)
《小抄写员》课后反思
《小抄写员》是以“冲突”为主题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课文围绕父与子之间矛盾的次冲突,表达出深切的、令读者难以忘怀的父子之爱。
本文篇幅较长,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突出重点,本着“长文短教,以读促思”的指导思想,本课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对叙利奥的几次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感悟、品读,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从小受到溺爱,体恤父母、老人的意识较差,叙利奥的故事使他们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这节课中依然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例如:课堂的时间把握不够到位,造成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教学任务,致使拖堂现象发生。今后在备课中,还应更加积极地了解学情,更深入的钻研教材,争取做到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