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下 社区文化创和谐
2009-09-24 18:47:00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穿上戏服,勾成脸谱,一个回眸亮相,顿时满堂喝彩——阵阵锣鼓声中,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洛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两名社区花鼓戏剧团的成员唱起了经典的湖南地方花鼓戏《刘海砍樵》,或翘指,或踢腿,配上圆润的音色,纯正的唱腔,气韵十足。台下挤得满满的观众,或站或坐,无不心醉神迷。此情此景,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社区剧团每周例行的表演活动。
翻开岳阳楼区的社区文化影集:清晨的岳阳楼下,剑影扇舞,白发老者与朝霞一同舞动;黄昏的小湖湾畔,鼓乐交汇,年轻的笑脸与夕阳一道欢歌。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这是文化绿荫中的靓丽风景。在这里,社区文化的蓬勃开展给古城巴陵送去了和谐新风,让市民品尝了文化大餐。
平台建设——社区文化的支点
岳阳是湘北门户,自古就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岳阳楼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居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市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期盼精神文明的升华,而社区逐渐成为百姓娱悦身心的“第一舞台”,群众性文艺团体也就成了人们丰富生活的“首席演员”。
为给广大市民的文化活动创造广阔的天地,岳阳楼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城市社区工作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社区”、“文化社区”、“和谐社区”的目标,想方设法为群众搭建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创造欢乐,在全区营造欢乐和谐、团结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区财政每年都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支持各社区建起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棋牌室、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定期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同时,部分社区在街道的帮助下,对闲置或破旧的办公室进行改造维修,添置必要的文化设施,使其成为居民的文化活动场地。从2005年起,岳阳楼区30多个社区在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时,都预留了社区文化活动用房,保证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开展文化活动。
业余团体——社区文化的焦点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是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经典,凭着这个经典剧目,岳阳楼区郭亮社区的“夕艺春”京剧队几年来在省内外的京剧艺术节和京剧票友联谊赛上多次获奖,成为一支颇有名气的业余团队,而参赛的选手都是郭亮社区的普通居民。
“夕艺春”京剧队成立于2001年,社区每年都拿出1万多元用于京剧队的活动开展和设备添置改造。经过几年的发展,京剧队的人数由当初的不到10人壮大到如今的60多人,自编自创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快板词《全民掀起打码潮》、新编社歌《先忧后乐》、京剧《巴陵颂》等自创的剧目得到广泛传唱。每逢节假日,京剧队都会来到社区居民中进行汇报演出,将新创曲目第一时间送到居民中间。
像“夕艺春”京剧队这样的社区业余文化团体,岳阳楼区目前有160多个,腰鼓队、声乐队、秧歌队、花鼓戏团等等,在社区文化大舞台上争奇斗艳,各展风采,成为了社区文化花园中朵朵抢眼的奇葩。这些业余文化团体管理规范、运作有序,不仅丰富了团体成员的业余生活,也给社区居民送去了快乐和欢笑。
广场活动——社区文化的亮点
南湖为幕,广场为台,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嘹亮的歌声唱起来,这一幕是岳阳市民经常见到的城市风景。具有特殊优势的岳阳楼区,在活跃社区文化时,特别注重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利用南湖广场、商业步行街、金鹗公园等市民聚集的公众休闲场所,大力开展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广场青年歌手大赛、广场文化周周乐、“鹰山之夏”广场文化周、社区之声卡拉ok赛等等,既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专场演出,也有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台上表演的是社区居民,台下的观众也是普通百姓,台上台下互动交流,其乐融融。
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引导大家自娱自乐,丰富了市民的周末生活。一些有着文艺专长的居民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取材于社区、来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成为他们广场演出的主要内容。岳阳楼区还把一些经典广场文化节目引入健身房、茶楼等社区内的文化休闲场所,这不仅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提升了经营场所的文化品位,推动全社会形成和谐健康的休闲文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