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年级>导航 > 热点专题

小学二年级老师的音乐教案三篇

2019-03-01 14:1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课题:唱唱、算算

  教学目标一:通过唱唱、算算的有趣过程,能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数字的换算和表演。

  教学目标二: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参与创编简单歌词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三:通过欣赏《日历歌》基本掌握年、月、星期、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随着《在钟表店里》音乐的节奏做律动。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与音乐的配合,以及学生对歌曲的即兴创编。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录音机、电子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算算、唱唱、敲敲《数蛤蟆》

  1老师出题,让学生计算,从数一只蛤蟆的嘴、眼睛和腿,到两只、三只,掌握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字递增的规律,看看谁的反应快。

  2跟着范唱的音乐轻轻哼唱。教师采取清唱的方法,速度慢一些,让学生不看课本,带领学生进行边唱边算的练习。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材上提供了固定的伴奏音型。先分两个声部用拍节奏的方法练好,然后进行两个声部的节奏配乐练习,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乐器,敲一敲,合一合,选出和谐的音色。

  4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

  三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二欣赏歌曲《日历歌》

  1请学生欣赏《日历歌》,根据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2把《日历歌》的歌词知识做成卡片,发给学生,听到歌词里和自己手里持有的卡片内容相同时就举起卡片示意。

  三欣赏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1首先让学生静静地欣赏一遍乐曲,让学生开展讨论,听到和想象到怎样的场景。用语言简单描绘。

  2让学生自选角色模仿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

  3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商量如何表现钟表店的场景。

  4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参与音乐欣赏的律动方案,每组再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小结

  


【篇二】


  课题:我们都是小乐手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能较协和地用三角铁、小鼓、双响筒边唱边参与四个声部的合奏,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

  教学目标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小乐队》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的节奏型,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多层次歌曲伴奏的过程,并能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重点:打击乐器与歌曲的配合。

  教学难点:歌曲当中的强弱的对比以及节奏型XXXXO│XXXXX║的练习与掌握。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游戏导入

  1学唱歌曲前,先做“感应强弱”的游戏。如:教师用强弱的力度拍歌曲前两小结的节奏,让学生用相反的力度模仿。

  2放歌曲的录音,先让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中擂大鼓和敲小鼓的强弱力度,再进入听唱歌曲的学习。

  3在学生可以背唱歌曲后,教师和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边唱边表演。

  4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进行伴奏,没有乐器的同学也可以用跺脚和拍手来模仿为歌曲配伴奏,加入节奏声势和打击乐器的练习。

  三唱唱、敲敲《玩乐器》

  1欣赏歌曲《玩乐器》,让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打击乐器?先按照教材上的四种节奏组合要求,把全班分成四部分,选出四位节奏感好的小朋友在前面领拍节奏,分组把节奏练熟。

  2让学生讨论:根据教材上的四种节奏乐器的敲击方法,三角铁、小鼓、双响筒分别试一试效果,让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和节奏型相配,听一听,比较一下,找出合适的方法。

  3分声部合奏,从一个声部熟悉后加入第二个声部,基本协调后,再加入第三个个声部、第四个声部,循序渐进进行合奏。

  4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参与演奏。

  四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唱唱、动动《我们的小乐队》

  1用自由行走的方法,感受歌曲行进的风格,用律动法听唱歌曲,歌曲熟悉后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模唱唱名,并复习前面学过的手号。

  2歌曲掌握后,可根据各种不同乐器的特点,进行即兴填词演唱和表演的练习。

  3学生可模仿自己所选乐器演奏的姿势,口中模拟该乐器发出的声音,边唱边奏,象征性地感受和模拟乐队的合奏形式。

  4在同学们演唱和表演的同时,可请一部分同学自选打击乐器自编音型伴奏。

  三小结

  


【篇三】


  课题:要做好孩子

  教学目标一:能富有情感地演唱《小朋友,爱祖国》和《什么船儿》这两首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二:能选择打击乐器并探索自然音源,为民间故事《狼来了》配音响,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故事情节,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看画讲故事,发展语言智能。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爱祖国、爱科学、诚实勇敢和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音乐形象的体验、创作以及表现。

  教学难点: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表演。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导如新课

  1用对话的方式引入课题。

  2老师把歌词里的几个比喻提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答案,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听唱歌曲。第一遍放歌曲《小朋友,爱祖国》的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一听,歌曲作了怎样的回答,和同学们的答案是否一致。第二遍让学生用模唱的方法,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表现歌曲,继续跟着歌曲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时,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5歌词基本熟悉后,进行填唱新歌的练习。

  三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1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A游戏“听音乐找座位”。

  B游戏“点虫虫”,玩中学唱歌曲。

  C游戏“乘飞船”,玩中巩固歌曲。

  2理解歌曲、创作歌曲

  引言:刚才,我们的歌中唱了四种神奇的船儿,你还知道一些什么船儿呢?

  A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没有的可找老师借用。看到这么多奇妙的船儿,你能把它也唱一唱吗?

  B老师讲“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正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发展创造而来的,鼓励他们应该热爱科学,具有发明创造的精神。

  C同学们在歌声陪伴下动手设计自己心目中神奇的船儿。

  D全体学生手举自己的“船儿”尽情表演歌曲《什么船儿》至下课。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为叙事故事《狼来了》配音响。

  全班分组围坐成4个半圆,教师在中间。

  1说一说、做一做

  A电脑多媒体屏幕展示一组故事《狼来了》的图片。

  B故事接龙,把八幅图片分别给八个小组,每组请一位同学讲图画内容。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讲故事,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图片上的故事,从语言上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讲完故事请同学给故事取名。

  C让学生说出故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脚步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拍一拍、读一读

  A老师给出一节奏:XXX∣XXX∣XXXX∣XXX║

  B每组按节奏说一句话,描述一张图片的内容。

  方法:把八副图片编上号码,老师边打着快板边让学生按节奏说出一句话,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C老师根据学生的创作的一句话,引导和改编成快板,在词句里划上小节线、时植线和反复记号。

  3想一想、仪一仪

  分组讨论:

  A为快板编简单动作。

  B为每幅画加音响效果。

  4配一配、演一演

  A在快板词里加进打击乐器和配音响的记号。

  B请每组试音响效果,反复演练本组承担的配音任务。

  C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齐读快板故事。全班合作表演时,教师要给各小组分工,各组明确参与配乐的地方及如何演奏,协商好后进行合作,教师担当起提示和调配的作用,注意控制好演奏的速度和力度。

  5编一编、说一说

  A多媒体出现第八幅图“牧童哪里去了?”

  B请学生用节奏编故事结尾。

  C以“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用一句简明的话,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后多媒体展示关键词语“好孩子要诚实。”

  三小结

二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