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招聘>导航 > 模拟试题 >黑龙江

2019黑龙江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02-18 17:2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黑龙江特岗招聘考试考什么?笔试内容为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能力等相关理论和知识。®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试题,供考生们练习。

篇一

  一、判断题

  1.“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表明人格具有稳定性。()

  2.为促进迁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3.班级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也有问题行为。()

  4.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

  5.在和学生谈话时,班主任要让学生多表达,自己少表达,对学生的做法要不时评价()

  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环境和教育。()

  8.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

  9.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无序的、不可逆的。()

  10.气质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11.教师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12.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13.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14.2008年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条。()

  15.应激是一种短暂而猛烈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

  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

  11.【答案】×。12.【答案】×。13.【答案】×。14.【答案】×。15.【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

  3.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4.苏明的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使枯燥的数学数字成为了“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因此他总是在课后认真预习和复习,并取得了本次期末考试的优异的数学成绩,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高尚的学习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D.外部学习动机

  5.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

  6.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得寸进尺

  C.入乡随俗D.吃小亏得大便宜

  7.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

  8.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一名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的主体是()。

  A.学生本人B.学生的家长

  C.学生的班主任D.学生的直系家属

  10.广义的教育包括()。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参考答案:

  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A。

  6.【答案】B。7.【答案】C。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

  三、多项选择题

  1.班集体的特征有()。

  A.定向统一的目标特征B.集体主义取向的价值特征

  C.令行禁止的行动特征D.彼此相悦相容的情感特征E.服从教师的认识特征

  2.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文化艺术活动E.个人活动

  3.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是教学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教师备课内容的有()。

  A.设计教学过程B.钻研课程标准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研究教法

  4.下列工作中属于班主任工作内容的有()。

  A.教好任教学科B.协调好各方面教育力量

  C.组织培养班集体D.评定学生操行

  5.根据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学生的特点,在对场独立型学生进行教学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A.提供可以挑选的课题B.鼓励利用课外资源

  C.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小组任务,且把教师作为一种资源D.制定自定期限较长的任务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学思想渊源有()。

  A.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B.杜威的经验学习论C.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D.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

  7.一个人的智力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个体智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差异及智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这三个方面。

  A.类型B.强弱C.高低D.方式

  8.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有()。

  A.不受时空限制B.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

  C.自然状态下研究D.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E.研究方法灵活

  9.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目标包括()。

  A.知识B.能力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E.价值观

  10.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

  A.廉洁从教B.注意礼仪C.躬身实践D.学会沟通E.加强学习

  参考答案:

  1.【答案】ABCD。2.【答案】ABE。3.【答案】ABD。4.【答案】BCD。5.【答案】ABCD。

  6.【答案】BCD。7.【答案】AD。8.【答案】BCDE。9.【答案】ABCDE。10.【答案】CE。

篇二

  一、判断题

  1.“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

  3.所有的教育都能促进人的发展。()

  4.焦虑是指一个人对当前或者预计到的对自己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5.经典条件的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6.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7.教师教学业绩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8.夸美纽斯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9.教师的积极期待会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这种现象是首因效应。()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

  11.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12.学校教育产生于现代教育发展阶段。()

  13.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参考答案:

  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

  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

  11.【答案】√。12.【答案】×。13.【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启示老师应该()。

  A.乐教善教,讲究教法B.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C.教学相长,相互尊重D.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

  4.常说的备课要“备”,除了要钻研教材、设计教材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检查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

  5.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

  6.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非传授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理论被称为()。

  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7.下列关于学生成绩评定,正确的叙述是()。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采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

  A.知觉B.嗅觉C.知觉定势D.嗅觉适应

  9.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连续性

  10.一个人对同一问题解决的方案多,表明他的思维具有()。

  A.指向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变通性

  参考答案:

  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答案】A。

  6.【答案】B。7.【答案】A。8.【答案】D。9.【答案】C。10.【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

  2.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

  A.教学能力

  B.教育管理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D.科研能力

  3.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

  A.教育有利于维系社会政治稳定B.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C.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D.教育为社会培养一种统治人才

  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劳动的复杂性B.劳动的创造性

  C.劳动的示范性D.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5.研究表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是()。

  A.A型人格的教师B.B型人格的教师

  C.外控型的教师D.低自尊的教师

  6.下列属于学习策略中组织策略的,有()。

  A.列提纲B.利用图形C.利用表格D.画线

  7.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中重要心理成分,奥苏伯尔认为它主要由()成分构成。

  A.追求成功的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8.皮亚杰认为,从出生到成长的发展过程中,个体认知发展经历了()。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抽象思维阶段

  9.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

  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心向D.定势

  10.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命题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

  1.【答案】ABCD。2.【答案】ABCD。3.【答案】ABC。4.【答案】ABCD。5.【答案】ACD。

  6.【答案】ABC。7.【答案】BCD。8.【答案】ABCD。9.【答案】ABCD。10.【答案】BCD。

教师招聘黑龙江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