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四、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篇三】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体验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1、认真观察;2、做中学;3、多在心中画问号。
重点:让学生体验到好的学习方法、习惯的重要性。
难点: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体验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师:上几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家都有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今天我们要继续讨论,还有哪些习惯和方法能对我们有益。
二、学生自学P22,想一想,书上讲的是什么?你做得如何?
三、讨论: 1、 说说猫遇到强光和弱光时眼睛的不同状态。 2、 说说为什么夏天天亮早,而冬天比较晚。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3、 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
四、自学P23页
五、交流 1、 学生交流内容 2、 为什么做中学乐趣多? 3、 师讲小故事《比尔 盖茨小时候的故事》 4、 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懂得了什么道理,并写出一二。
六、师提问学生回答: 1、 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下雨前会有闪电? 2、 为什么人害羞会脸红?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 3、 为什么一年会分成四个季节? 4、 为什么我们写字要按笔顺写? 师:确实,这些问题我们都不能正确地进行回答,但是我们的科学家能回答。科学家为什么能回答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遇到现象都要问个为什么?而且通过千万次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答案的。想不想听关于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 师讲故事: 1、 数星星的孩子——张蘅 2、 壶盖为什么会动?
师:其实我们要多获得知识,多解决一些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还有很多方式和方法。请小朋友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 学生讨论和交流学习渠道,完成书上的问题: 1、 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2、 你利用得怎样?
三、 总结交流。
四、 师:后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两句名言,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 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陈鹤琴 师简单说说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