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规范

2018-11-02 16:5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家庭环境包括物体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两方面:物体环境就是家庭环境的构造,包括家庭生活设施摆放的方式、不同物品营造的生活场景,小到给孩子买的衣服、玩具等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人际环境的实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相互间的服务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等,都是通过家庭的小社会实现与大社会的对接,让孩子将来生存得游刃有余。以下内容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一、主动学习意识

  1、放学回家,认真仔细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让大人催促和训斥,不让家长陪学。写完作业,从头到尾至少检查一遍。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2、学习目的明确,有主动性。心往学习上想,劲往学习上使,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注重和小朋友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

  4、经常向家长汇报在校表现、成绩和不足,细心听从大人教诲。

  5、养成课外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边读边记,拓宽知识面。

  一、自理自律意识

  1、作业做完后,整理好文具。玩具不玩时,要放在原来的位置。

  2、学会自己穿衣。整理好自己的衣物、文具,不乱扔乱放。

  3、看电视、玩手机必须征得大人同意。

  4、在朋友家做客时要保持安静,不乱跑,不吵闹,不在沙发上滚爬,不乱扒东西。

  5、帮助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从中学会一些生活知识。

  6、跟大人去超市,想要什么东西时,要征得大人同意,不能强求,更不能哭闹撒泼。

  二、文明礼貌意识

  1、别人给了自己什么东西,要说“谢谢!”

  2、看到父母、或者邻居在忙什么的时候,问一句能不能帮忙。

  3、来了客人要称呼,让座、倒水。

  4、大人们谈话时,小孩子不能大声喧闹,不能拉扯大人去做某一件事。客人走时,要跟着大人送客,说声“再见!”目送客人走远。

  5、别人帮了你的忙,记住说谢谢,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看作理所当然。

  四、勤俭节约意识

  1、不吃独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剩菜,少吃零食。节约用电、用水。

  2、去上学时,不向大人要钱,不买垃圾食品。

  3、压岁钱要交给大人。花钱要征得大人同意。

  4、穿衣服不和兄弟姐妹攀比,娱乐性玩具不和其他家庭小朋友攀比。

  5、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玩具,不损坏家里物品。

  五、尊老爱幼意识

  1、见到长辈要称呼,不知道称呼时问大人。

  2、听大人话,大人训导时,立正站好,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训。

  3、家长叫时,起身应答,听从吩咐。不在大人面前使脾气,不跟大人顶嘴。

  4、如果在做一件事前拿不定主意,先去征求父母的意见和许可。

  5、大人不答应小孩子要求时,小孩子要理解,懂道理,不哭闹,不撒泼。

  6、和兄弟姐妹互谅互让,不争抢东西,学会相互关照。

  六、整洁卫生意识

  1、不乱扔塑料、果皮、纸屑,不乱吐痰,保持地面干净卫生。

  2、学会扫地,抹桌,整理桌上物品。

  3、不吃生瓜梨枣。在公共场合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遮着嘴。

  4、保持衣服干净整洁,不在沙发生蹦跳,不在地面上乱滚乱爬。

  5、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刷牙。口袋里常备纸巾。

  6、不在墙上、地面上乱涂乱画,室内保持整洁。

  七、公共秩序意识

  1、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不吵闹。

  2、撞到别人,踩了别人脚,要说对不起。

  3、外出就餐,小孩子不能抢坐大人的座位。家中有客人就餐时,孩子也不能抢座,要听大人的安排。客人不吃,小孩子不能动筷。就餐时,不要乱翻盘中的菜,不挑拣自己要吃的,不争抢好吃的。

  4、外出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叔叔”、“阿姨”等礼貌用语。

  5、购物要排队,坐公交车让位老弱病残和孕妇。

  6、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不涂抹。

  八、人身安全意识

  1、不乱插、乱抜电器插头。

  2、没有大人陪同,不到河边玩水。

  3、不玩剪刀、*。

  4、不在有车辆来往的道路上玩耍,出行靠右边走。

  5、蚊香点燃后,离床要远点。

  6、不和陌生人搭话,不跟陌生人开门。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