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热点专题

儿童学习朗诵的三个方法

2018-10-26 17:0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很多人以为朗诵很简单,不过就是把文中读出来而已。非也,朗诵要求朗诵者感受文字的情感,在诵读中把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下面©无忧考网就给大家介绍下——儿童学习朗诵的三个方法,欢迎阅读!





  诵读过程中的那些语句中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在发音时并非随意为之。


  朗诵,不是天生就会的,还需要后天学习,想要知道如何学习,你需要会说又会听!


  1、提高自己的听力


  学习朗诵要以听力为基础,从普通话的吐字归音和情感把握入手。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入手”:以听力为基础,从解决朗诵中的吐字归音问题入手,从掌握朗诵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入手。


  听力是鉴别力和欣赏能力的基础,是自学朗诵的基础能力之一。提高了自己的听力,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好老师。


  围绕录音的制作、赏析、学习等方方面面,对您听力的提高将有直接的促进,对您学习朗诵也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不仅要常听老师的示范和点评,还要经常听自己的录音,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听力和鉴赏能力。


  2、解决朗诵中的吐字归音问题


  在普通话的吐字归音问题上,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首先掌握如下的基础知识:


  (1)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语流音变


  (3)克服方言缺陷


  普通话声调介绍: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在五度标记法里的表示:1、阴平记为552、阳平记为353、上(shǎng)声记为2144、去声记为51


  关于五度标记法,建议每个初学者都必须掌握,它是学习普通话声调的基本知识,也是描述和纠正自己在声调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好工具。


  普通话语流音变:


  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上声变调规律、“不”变、“一”变、和语气词“啊”的变化(“啊”变)等。


  克服方言缺陷:


  各地人解决的方言缺陷是不一样的。首先要解决的有这些问题:解决南方人的平翘舌问题、前后鼻韵问题、舌边音和舌尖音问题;解决北方人的双唇音(bo发成了be、po发成了pe、mo发成了me等)、平翘对换问题和尖音(“想”说成siang等)问题。


  最后在吐字归音问题上:在平时就要说正规到位的普通话,不要在朗诵时才想到这一点。


  3、掌握朗诵情感表达的方法


  掌握情感表达中的“一点”“两线”。


  一点:情感作为一个支撑点,语言表达的核心就是内在的情感,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读出来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东西。


  两线:内心感受线和外部表达线,内心感受线:文章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这个是自己感受的。外部表达线:用声音对文章进行的表达。这个是听众感受的。


  朗诵的四个基本方面:停连、重音、节奏(语速)、语气(语调)。当你的朗诵在情感表达中存在问题时,通常都可以把出现问题所涉及到的原因归结到这四个基本方面。


  通过不断练习,相信同学们都能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最终锻炼出富有感情的朗诵来!!!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