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环境教育能力不强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小学教师大多对于环保知识储备不足;
二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学校及教师受累于“分数万岁”,无力顾及环境教育教学的学习、研究和能力提升;
三是环境教育未成为学校必教、学生必学的课程,教师教与不教、学生学与不学对“考绩”无任何影响。
《环境保*》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十三五”环境教育《规划》对“培育中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出要求,学校及教师应从法律责任和环保事业发展的角度,认识提高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迫切性重要性,切实改变现状。
系统的环境教育学习
环保涉及知识领域众多、内容宽泛,系统性强,组织教师环境教育学习深造,或设立环境教育“专家课堂”,增强系统学习环境教育的内生动力。
真实的环境教育
必要的环境教育活动能收到增强能力的效果。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环保部门公开资料的“活教材”,将环境教育学习与能力提升融入环保活动,走进大自然,亲近河流、山川、植被等,感受生态了解自然,培育尊重自然意识,从而激发师生学生学习环保信趣,增强教育效果。
从小事做起
务实是一种学风更是一种能力体现。教师学习和开展环境教育,不能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日常学习与教学中,重视培养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环保意识,注重培养爱护一草一木、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的环保素养,注重培养相互尊重、忍仁礼让、助人为乐的环保道德,由小见大,久久为功,铸就环境教育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