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书名:发明大王─爱迪生
作者:张青史
出版者:阳铭出版社
出版日期:一九九四年三月
内容提要:
故事主角爱迪生在小时候大家都叫他小亚尔。爱迪生从小就有好奇心,喜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一次他想研究火为什么会燃烧?竟引起大火差点把房子给烧了。爱迪生在入学三个月后,老师也因为不胜其扰,认为他是低能儿童而把他退学,因此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育他读书。爱迪生很有独立的精神,十三岁去打工赚钱购买化学器材回来做实验。爱迪生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也发明出照亮世界的电灯泡,爱迪生在八十岁的时候在格雷蒙特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心得感想:
作者把爱迪生的生平写的多彩多姿,把这本书编成漫画,人物还画成Q版型,内容叙述不但不无聊,还附上注音,不管大朋友、小朋友看了都会觉得很有趣。其中我最欣赏爱迪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他十三岁就自己打工赚钱。另外我很佩服爱迪生永不放弃的求知态度,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实验失败,爱迪生一定会追根究底,绝不灰心,这点让我佩服不已!爱迪生曾说过:“发明是要一分天份,再加九十九分的努力。”没有爱迪生的发明,就没有电灯的使用。没有爱迪生永不放弃的精神,全人类就没有光明的未来。
【篇二】
《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都是*走上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一定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场。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有一年我过生日,请了许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妈妈突然提议让我唱首歌,我却怯怯地摇摇头,心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啊。所以,我应该向石秀学习。
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一面。《水浒传》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篇三】
我读了《柳林风声》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会让我受益终生。
《柳林风声》讲述了癞蛤 蟆靠祖传家产过生活,挥霍浪费,追求新奇玩意儿,结果上当受骗。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把家夺回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既为癞蛤 蟆的行为感到可笑,也觉得它很可怜,傻得可怜。它不应该仗着自己祖传家产有很多钱,就大肆浪费。钱是很多,可是,能养一辈子吗?不能!所以,除了要靠祖传的,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如果不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等钱用完了,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活了?因为没钱了嘛,这点有没有想过呢?等自己将来去世了,这些钱又有什么用呢?
癞蛤 蟆的可笑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可见。有许多人仗着自己家很有钱,就浪费、乱花,可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什么。毕竟,钱不能养我们一辈子,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不能看到喜爱的东西就要去买,尽管我们年少无知,也应该明白这一道理吧。
癞蛤 蟆的行为给我们敲醒了警钟,给我们警示了以后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不能仗着钱很多,就乱花,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则,该花钱的时候再花,钱要花在合适的地方,而不是想花就花。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