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伯仲(bó)塞车(sāi)
散发(sàn)锦瑟(sè)
B.惘然(wǎnɡ)寂寞(mò)
空白(kònɡ)古柏(bǎi)
C.伺机(sì)沙渚(zhǔ)
猿啸(xiào)潦倒(liáo)
D.浣女(huàn)竹喧(xuān)
秋暝(mínɡ)萧萧(xiāo)
提示:D.秋暝mínɡ。
答案:D
2.选出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
A.渚清沙白鸟飞回,常使英雄泪满襟。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楼船夜雪瓜州渡,沧海月明珠有泪。
提示:D项“州”应为“洲”,“苍”应为“沧”;A项“常”应为“长”;B项“鱼”应为“渔”;C项“繁”应为“烦”。
答案:D
3.解释加点的词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歇(停止)
两朝开济老臣心(扶助)
出师一表真名世(传名)
城春草木深(到了春天)
B.空山新雨后(下雨)
艰难苦恨繁霜鬓(增多、使增多)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现华发)
天气晚来秋(已到秋季)
C.夜深还过女墙来(城上短墙)
锦官城外柏森森(形容阴森寂静)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
D.一弦一柱思华年(美妙的年代)
千载谁堪伯仲间(兄弟,不相上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
不尽长江滚滚来(尽头)
提示:C.“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答案:C
4.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李商隐)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王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
提示:D.“王维”应为“孟浩然”,“李商隐”应为“杜牧”。
答案:D
【二】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修姱(kuā)朝谇(zuì)
谣诼(zhuó)揽茝(chǎi)
B.溘死(kè)侘傺(chàchì)
鸷鸟(zhì)方枘(ruì)
C.芰荷(zhī)偭规矩(miǎn)
革几•羁(jī)攘诟(rǎnɡ)
D.方圜(huán)杂糅(róu)
岌岌(jí)兰皋(ɡāo)
【解析】A.“谇”应读suì;C.“芰”应读jì;D.“圜”应读yuán。
【答案】B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叹息)以掩涕(掩面流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B.余虽好修姱(修洁美好)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C.伏(保守)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D.不吾知其亦已(罢了)兮,苟余情其信(相信)芳(芳香)
【解析】“信”,确实;“芳”,美好。
【答案】D
3.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B.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
C.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怨灵修之浩荡兮D.亦余心之所善兮谣诼谓余以善*
【解析】B项“之”均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A项“余虽......”的“虽”字意为“唯,只是”;“虽九死......”的“虽”意为“即使”。C项“修姱”的“修”意为“修洁”;“灵修”合用,此指怀王。D项“余心”的“余”为“我的”;“谓余”的“余”为“我”。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哀(哀伤)民生之多艰既替(代替)余以蕙纟襄兮
B.謇朝谇(谏争)而夕替又申之以(因为)揽茝
C.鸷鸟之不群(合群)兮忍尤(罪过)而攘诟
D.自(以)前世而固然屈心而抑(压抑)志兮
【解析】A项“替”应为“废弃”之义;C项“尤”应为“责骂”;D项“自”应为“自从”。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屈心而抑志兮B.回朕车以复路兮
C.步余马于兰皋兮D.伏清白以死直兮
【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其它三项为“使动用法”。
【答案】D
7.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背绳墨以追曲兮D.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C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又申之以揽茝(重复,再三)谣诼谓余以善*(谣言)
B.溘死(突然)偭规矩而改错(错误)
C.忍尤而攘诟(侮辱)延伫乎吾将反(返回)
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怨灵修之浩荡兮(水势大)
【解析】A项中“谣诼”意为造谣、诽谤;B项中“错”通“措”,措施的意思;D项中“浩荡”意为荒唐,没有准则。
【答案】C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D.②③⑤⑧
【解析】①“规矩”古今义都用来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④“反顾”古今义都指回头看。⑤“缤纷”古今义都指繁多而凌乱。⑧“清白”古今义都指纯洁,没有污点。②“穷困”,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③“方圜”,古义:通“方圆”,方和圆,方枘和圆凿;今义:周围,周围的长度。⑥“固然”,古义:就是这样;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⑦“*”,古义:随风飘泊;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离开家乡或祖国。
【答案】C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素以“风*”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指《离*》,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解析】“楚辞”一个含义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发源于楚地的歌谣,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种文学样式,不能说是屈原创制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刘向辑录的作品集,主要作品是屈原的,但还有宋玉等人的作品,所以不能说是屈原的作品集。
【答案】D
【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监(jiàn)生凫(fú)水泠(líng)然决(jué)起而飞
B.蓓(bù)屋朱拓(tà)交衢(qú)妍媸(chī)
C.瓦釜(fù)惭怍(zuò)神祗(qí)间(jiàn)或一轮
D.涔涔(cén)咂(zā)摸哀咤(zhà)抢(qiǎng)呼欲绝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支吾缱绻觇视沸反盈天
B.明珰歆享歔欷矫顾怒步
C.裨益翕辟寒喧扶摇而上
D.神龛栉比觞客蠢若木鸡
3.依次填入下列名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1999年8月,在长江大堤上,人民解放军与滔滔洪水苦战了20个昼夜,终于______了洪灾。
②那些不法商人,以各种卑劣手段制假贩假,以________暴利。
③威苏威火山________,熔岩掩埋了庞贝小城。
A.治服牟取暴发B.*牟取爆发
C.*谋取暴发D.治服谋取爆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番耐心开导如醍醐灌顶,许纯队长心头的重重疑虑全都消释了。
B.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已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班总分名列全校第一,同学们弹冠相庆,欢呼胜利。
C.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D.宁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公民乃至我们高中生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
B.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C.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6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D.那一排排大官杨矫健挺拔,一片片的杨树林随风摇动,一亩亩的棉田银花盛开,一垛垛刚刚收割的玉米和高粱难得像小山。
6.给下边一段文字的末尾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快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__。
A.往往都是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有才能,但首先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有才能,而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和孙犁分别是“山药蛋派”和“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
B.戏剧按不同标准可划分多种类别,如正剧、悲剧、喜剧。《白毛女》《龙须沟》属于正剧,《雷雨》《屈原》属于悲剧,《三块钱国币》属于喜剧。
C.元明清三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多部长篇小说。
D.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小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