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春市第代表吉林省承担教育对口支援四川黑水县的援建任务,在前两批已经派出12名教师的基础上,今年集中派出32名同志(其中小学教师3名,初中教师21名,高中教师6名,带队管理干部2名),这批支教教师将于本月28日出发赴四川黑水,完成为期半年的支教任务。
这32名支教教师,是经过各级在申请支教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不仅有对职业的敬重感、责任感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勇于、乐于去千里之外的四川山区支教的精神。
在28日上午举行的欢送会上,市教育局局长王树彬向支教教师提出了4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顾全大局,克服困难。支教工作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对一个教师、对一个人,精神境界、全局观念、工作作风、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黑水县属于高原地区,是山区,发展比较落后。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大家要牢固树立支教光荣、奉献可嘉的意识,提高对支教工作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搞好支教工作,把这次支教当作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作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从业务上提高自己,从生活上磨练自己。
二是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我们一定要把黑水教育恢复重建当作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四川黑水的学校、家长、学生对支教教师有着更多的期望和关注,大家要满腔热忱地投身其中,倾注爱心,贡献智慧,挥洒汗水,全力以赴地做好支教工作。热爱学校,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对学生多关心,多帮助,把先进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带到黑水,把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带到四川,为那里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树立大局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要树立责任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对组织、对当地群众、对灾区孩子负责,各项工作务求做细做实做好。
三是要增进交流,加强团结。这是支教是一项政治任务,首先要搞好民族团结,准确把握党和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主动搞好与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的团结。要向当地的干部群众学习,主动与当地师生打成一片;要自觉接受当地教育部门和受援学校的领导,尊重当地的干部和教师,善于与人合作共事。要增进交流,发挥受援地与选派地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要保持省驻黑水县对口支援办公室、派出学校、上级教育部门的联系,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争取指导、支持和帮助。
四是要严于律己,树好形象。我们去支教,长春市是以地区形式进行支教的第一家,代表的是吉林省,全体支教人员要服从领导,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作出表率,在师德师风上树立典范。要时刻意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了吉林教师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行为规范,要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严格遵守支教工作纪律和受援学校规章制度,做好“自尊、自重、自警、自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吉林支教教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