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1幸福之家初规划”。
本活动将以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为例,分析如何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并初建作品框架。本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1)规划多媒体作品;2)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四个课时的演示文稿的制作,但是对于多媒体作品规划,涉及较少。作品规划,包括确定主题和制作目标、确定内容与结构、进行版面设计等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对于母版的设计制作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也是零起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作品规划的基本方法。
2、掌握母版的制作方法及作用。
3、掌握背景的添加方法。
4、掌握艺术字及文本框的添加及修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多媒体作品规划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制作幻灯片母版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时进行问题剖析的重要性,并选择佳方案的过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规划作品,培养学生分析和规划作品的能力。
2、通过母版的制作,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多媒体作品规划的基本步骤;
2、掌握制作母版的方法,理解母版的作用,并利用母版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难点
完成作品规划任务,设计出合理、美观、富有创意的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屏幕展示:展示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作品,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规划自己的作品,模仿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来制作自己的作品。
二、师生合作、展开活动
1、规划多媒体作品
教师活动:要制作多媒体作品,首先应该进行作品规划,依据作品的制作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更好的表达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师生互动:再次观看方轻舟同学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课本P112-114“研究室”中内容。
任务驱动:完成课本P114“创新园”部分内容。此时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介绍常见的多媒体创作工具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课本P114“知识库”中内容,让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规划有个整体把握。
2、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1)制作幻灯片母版
教师演示:教师简单演示母版的制作过程,并介绍母版的作用(结合课本P115“剖析室”及课本P115-117“加工坊”)。
任务驱动:学生参考课本P115-117步骤,完成母版的设计,整个母版设计主要包括(1)背景添加;(2)图片的插入;(3)按钮(5个)的制作(4)动作按钮的添加。(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某些部分的设计不一定非要跟课本上完全一样。为节省时间,文本框中的文字内容由教师提供,不要求学生打字。)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强调小蚂蚁部分提示。(结合课本P120“知识库”部分)
(2)添加幻灯片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第二张幻灯片(我爱我家)的设计,然后要学生模仿教师操作完成以下3、4、5、6、幻灯片标题设计。
任务驱动:学生参考课本P118步骤,添加2、3、4、5、6五张幻灯片。(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某些部分的设计不一定非要跟课本上完全一样。为节省时间,文本框中的文字内容由教师提供,不要求学生打字。)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简单演示操作方法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3)制作幻灯片片头
任务驱动:学生参考课本P119步骤,完成幻灯片片头的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某些部分的设计不一定非要跟课本上完全一样。为节省时间,文本框中的文字内容由教师提供,不要求学生打字。)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简单演示操作方法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注意事项:作品规划的主要内容、母版的制作、背景的添加、向幻灯片中添加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等的方法。注意区分插入图片和将图片作为背景的操作方法和实际效果。
【课后反思】
本活动主要说明了多媒体作品规划的基本步骤,掌握制作母版的方法,理解母版的作用,并利用母版初建演示文稿框架。完成作品规划任务,设计出合理、美观、富有创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