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记>导航 > 最新信息

工商干部民情日记

2017-06-08 11:28:00 来源:无忧考网

  工商干部民情日记【篇一】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驻村已两个月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与碱柜村村委会的同志一起,逐门逐户走访党员干部、普通村民,慰问困难群众,与他们谈心、拉家常,详细调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种植养殖、经济收入、孩子上学、看病就业等状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驻村工作取得成效打好基础。
  驻村不久,我们迅速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向农牧民大力宣传区、市、旗党代会精神及一系列惠民政策。针对碱柜村当前的发展状况,我们认真分析资源优劣势以及存在问题,查找制约发展的原因症结,并紧紧围绕旗委今年关于精准脱贫的相关文件要求,共同研究制定碱柜村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走访中,我了解到个别村民身患重疾看病就医难、子女多上学难,就积极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帮助制定脱困措施,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及时开展慰问活动,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与此同时我们还协调旗扶贫办、医疗专家到碱柜村为村民义诊、体检、宣传保健知识。
  驻村已两个多月了,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也很充实。这段时间里,我从旗直机关到最基层,从机关干部转变成一名乡村干部,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触很多,体会很多,对未来的发展也更充满信心。
  工商干部民情日记【篇二】
  10日上午,我和巴音塔拉嘎查的同志们帮助哈斯乌拉大叔家干完活,就赶回到阿敖镇镇区与边防派出所的同志们会合,今天还有一件“小”事要办——和于风东教导员一同驱车前往巴音塔拉草原深处为两位行动不便的老额吉办理她们的第一张二代居民身份证。蓝天、白云、绿草地,我们的车行驶在巴音塔拉嘎查的草原上,远远的看去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养眼。一同搭乘的老乡李晓红不禁感慨道,退牧还草十几年了,第一次回牧区看家里的老房子,没想到草场植被恢复的这么好,原来光秃秃的戈壁滩变成了草原,颠簸的土路修成了乡村公路,他的眼中充满了欣喜,不停地和我们分享曾经在牧区的生活和如今巴音塔拉嘎查可喜的变化……
  中午13时09分,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嘎查牧户石头老人家。在前几日入户走访时,我了解到嘎查的两位蒙古族额吉87岁的道力木加老人和78岁的石头老人还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其中石头老人患病已卧床8年之久,在草原深处放牧的老人儿女认为老人体弱年迈,行动不便,平时外出很少,办上身份证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一直没有办理,特别是她家距旗里有300多公里的路程。可是最近在享受党的惠民政策中却遇到了小麻烦——由于网络系统的升级,导致老人各类牧业补助和养老金手续办理障碍重重,成了老人当前生活的“烦心事”。得知这一情况,我立即与旗局治安大队沟通协调,给两位蒙古族额吉办理二代身份证相关事宜。在阿拉腾敖包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驱车150余公里来到巴音塔拉嘎查草原深处为两位蒙古族额吉办理属于她们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并自掏腰包承担了*的费用。盖房子、扛铁锹、搬砖头、睡木板……我和下派的同志们一道扎根在基层、奉献在基层,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弱势群体,这些点滴的小事无形中搭建起了警民连心桥。
  工商干部民情日记【篇三】
  今年7月,在区委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成为建阳区55名驻村干部中的一员,驻村蹲点小湖镇尹宅村。尹宅村是一个离集镇较近的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165户619人,其中党员31人;全村耕地面积839亩,林地面积2228亩,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收入有限,村财薄弱。
  驻村伊始,面对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我决定先走访村民。为此,我借着和村委会换届和“八一”活动的契机,积极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前任村两委成员、小组长,与大家话家常。
  老干部罗木成说:“进村的村道路面比较低,一到雨季水没办法排出去,影响村民的出行。”
  “村里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是早年的木头房子,比较破烂,陈旧,老人家在里面休息活动存在安全隐患,要想办法改善。”
  “村前的这条河是南浦溪的支流,一遇大水,溪水倒灌进来,农田很容易被淹。”老党员谢启召见我拿笔认真记,赶紧跑到我身边说。
  ……
  通过与大家交谈,我了解到不少村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边聊我边把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详细地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同时也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大家,让自己更快地融入农村生活。
  8月底的一天上午,一位村民找到了我,反映村头公园项目建设有一块空地尚未完成平整,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出行。得知情况后,我立即到现场察看。原来是在建设村头小公园的时候,两个废弃电杆横放在施工场地,导致无法完成水泥坪的硬化,时间长了杂草就跟着长了出来,俨然成为了一个垃圾堆放处。我当即联系村两委干部,召集了数十人到建设工地集中。我们一心想通过人工搬抬的方式就能转移这两根废弃电杆,奈何20多人一齐上阵都无法挪动这庞然大物。在村民的建议下,我联系了电力部门的同志,让他们使用专业起吊器械才成功转移了这两个大家伙。
  解决了村头公园土地平整的“拦路虎”,我们马上动手收拾草坪,几个小时不到,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块干净清楚的平地呈现在村头。
  一个多月的驻村生活,让我对农村工作有了全新认识。朴实的农民朋友慢慢把我当作村里的一份子,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坚定了要为村里办好事、办实事的决心。
日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