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 )
2.课程设计就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途径。 ( )
3.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 )
4.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 )
5.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品德、体力及创造才能等: ( )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 ( )
7.近,由于小明能按时交作业,王老师便取消了对他的处罚,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 )
8.小雨做作业时。常常很快得出答案却总是出现错误,他的认知风格是冲动型。 ( )
9.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所有定势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 )
10.只要学生意志足够坚定.无论学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学生都会产生求知的需要。 ( )
二、选择题(每题l分,共10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 )。
A.纠正错误
B.赔偿损失
C.限期改正
D.双倍赔偿
12.组织课程内容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是( )。
A.直线式和循环式
B.直线式和螺旋式
C.螺旋式和反复式
D.循环式和反复式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14.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遵纪守法
15.张老师很喜欢学生,对学生经常是重赏识轻要求,其做法违背的德育原则是( )。
A.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疏导原则
16.教师对学生微笑表示对该同学的赞赏,体现的情绪功能是( )。
A.动机功能
B.信号功能
C.组织功能
D.感染功能
17.学生能根据教师板书上下文意义,将老师简写或草写的字词猜出,体现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8.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体现了注意的(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19.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对写作有帮助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0.学生的学习成绩,时而高,时而低,体现了( )现象。
A.起伏
B.变频
C.高原
D.瓶颈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21.简述学校德育主要途径。(4分)
22.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分)
四、论述题《共6分)
23.试论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6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6分)
24.阅读下面案例材料。回答问题。
张老师在讲《鱼》一课时,在事先准备好的玻璃鱼缸里放入了一只活鲫鱼。他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这时,张老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鱼的身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1)案例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2分)
(2)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你今后的教学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2.【答案】×。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
3.【答案】×。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4.【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5.【答案】√。解析: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规范性活动。
6.【答案】×。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答案】√。解析:负强化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8.【答案】√。解析:冲动型个体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
9.【答案】×。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所以定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0.【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题干叙述过于绝对。
二、选择题
11.【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12.【答案】B。勰析: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13.【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4.【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15.【答案】A。解析: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要求德育既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坚定不移的要求,又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
16.【答案】B。解析:情绪的四大功能:(1)信号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沟通中具有信号意义。(2)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3)动机功能:又称为情绪的调节功能,指情绪对人的活动起发动、促进和调控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任务。(4)健康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17.【答案】D。解析: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18.【答案】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19.【答案】A。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如学习了微生物后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的概念会产生影响等。顺向迁移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逆向迁移有助于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完善。
20.【答案】A。解析:学习成绩,时而高,时而低,体现了起伏现象。
三、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2.【参考答案】
影响遗忘进程因素有: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四、论述题
23.【参考答案】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有: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结构合理;⑤语言艺术;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问答;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践作业。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第一,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第二,分量适宜,难易适度;第三,规定完成时间。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其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
(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有:①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②考试:期中、期末和毕业时进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核三种。
五、案例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遵循的教学原则有:①直观性教学原则;②启发性教学原则;③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
(2)启示: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准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王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了各种教学原则来教授学生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运用多种教学原则,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协同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王老师在教学时.充分关注学生状态,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课堂提问等,激发学生兴趣,传授新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回答问题,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积极的肯定与鼓励,而不是因为回答错误就严厉批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更多地融入课堂中。
但张老师的教学也有不恰当的地方,直接向学生展示用剪刀切鱼鳍太过残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绪情感。张老师可以采用PPT或Flash的方式呈现。这是我们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