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导航 > 模拟试题 >江苏

2017年江苏高考物理三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05-24 16:15:00 来源:无忧考网
1.转笔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重力提供的
C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 被甩走
D若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
2.已知磁敏电阻在无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无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磁场区,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磁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
C小灯泡L变亮甚至烧毁
D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3
3.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为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要的时间为
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
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存在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4
4.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点移动到M点,则
A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
B电荷电势能大小不变
C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
D电荷电势能逐渐增大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5
5.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多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
6.关于下列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确的是

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但不能改变频率
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
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
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7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可忽略),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
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
C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方向向右
D断开S的瞬间,通过R2的电流方向向右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8
8.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 ,电阻,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ˊ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1 、A2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泡,标称值为“20V,30W”,且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 、A2的示数之比2:1
B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
C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120rad/s
D电压表的示数为V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9
9.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不动,一轻质弹簧沿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分两次将质量为m1、m2(m2>m1)的两物块从斜面上不同位置静止释放,两次运动中弹簧的压缩量相同(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块从开始释放到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则

Am1开始释放的高度高
Bm1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大
Cm2的速度小
Dm2的加速度小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0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物块弹出,测出小物块被弹出时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与小物块速度的关系.

10.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填正确答案标号,g已知)
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11.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获得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12.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   .
A增加相同橡皮盘的条数,使小物块每次从同位置释放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
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D释放小物块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13.根据实验数据做出W﹣v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1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仅提供下列实验器材:
A.两节旧干电池,每节电动势约1.5V
B.直流电压表Vl、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3
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小于1
D.定值电阻R0,阻值2
E.滑动变阻器R,阻值15
F.导线和开关若干
14.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15.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发生了故障,某同学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录Vl和V2的值如下表所示,用测出的数据在图丁中绘出U1-U2图线。


16.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2
(选修模块3—3)(12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r0,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B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C一定量的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小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18.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共滴了100滴.
③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
④测得此油膜面积为3.60×102cm2.
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形,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 _______________,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利用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如图所示,一气缸竖直放置,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在缸内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气缸的底部安装有一根电热丝,用导线和外界电源相连,已知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气缸壁与活塞间接触光滑且不漏气.现接通电源,电热丝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设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电热丝热功率为P,测得通电t时间内活塞缓慢向上移动高度h,求:气缸内气体压强的大小;t 时间缸内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3
[选修3-5](12分)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物质波波长越大
BC的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190年
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减小
D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21.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①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
22.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载有鱼雷的快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匀速前进,现沿快艇前进的反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增为原来的倍,若不计水的阻力,求鱼雷相对静水的发射速度为多大.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4
如图,POQ是折成角的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关于竖直轴线对称,OP=OQ=L=m,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1-8t(T)。一质量为1kg、长为L、电阻为1、粗细均匀的导体棒锁定于OP、OQ的中点a、b位置.当磁感应强度变为B1=0.5T 后保持不变,同时将导体棒解除锁定,导体棒向下运动,离开导轨时的速度为。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求导体棒:

23.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4.滑到导轨末端时的加速度大小;
25.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如图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直轨道AB与光滑圆弧轨道 BC相切,圆弧轨道的圆心角为37°,半径为r=0.25m,C端水平, 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墙壁CD高H=0.2m,紧靠墙壁在地面上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L=0.3m的斜面.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从距离B点l=0.5m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26.小物块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27.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
28.改变小物体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体击中斜面时动能的最小值.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6
如图甲所示,以两虚线M、N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M、N间电压UMN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电压的值为U0、周期为T0;M、N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域Ⅰ、Ⅱ,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t=0时,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边界线M上的A处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也为T0。两虚线M、N间宽度很小,粒子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不计,也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

29.求该粒子的比荷;
30.求粒子第1次和第2次从右向左经边界线N离开磁场区域Ⅰ时两位置间的距离Δd;
31.若粒子的质量增加,电荷量不变,t=0时,将其在A处由静止释放,求t=2T0时粒子的速度。
16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粒子进入磁场后:


故:

显然:周期与半径、速率无关;
据题意
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洛伦兹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复合电场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根据周期等于运动一周的时间。
易错点

比荷为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
16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不计粒子穿越MN间的时间,则可认为t=0时刻出发的粒子穿越MN的过程中电压始终为U0,时刻第1次自右向左穿过边界线N时再加速一次进入磁场区域Ⅱ时的速度为v1,即在区域ⅠⅡ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时间T0共被加速2次,
2qU0=mv1
第2次自右向左到达边界线N(没到M)时被加速3次,速度设为v2,
3qU0=mv2
如右图所示,第1、2两次到达边界N的位置距离为Δd

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回旋加速器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分析粒子第1次和第2次从右向左经边界线N离开磁场区域Ⅰ时加速的次数,根据动能定理求出速度,求出半径的表达式,则距离为直径的差值。
易错点

加速的次数要分析对。
16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粒子的质量增加,则
因为,则粒子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变为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加,每半个周期为增加
从t=0开始到t=2T0为止的时间内,根据加速电压图像可知粒子共加速了4次,
且加速电压分别为U0、、、
由动能定理得:
得:v=即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带电粒子只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复合电场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质量的增加量可知周期的增加量,可知每半个周期时间的增加量,根据图象可知加速度时刻以及加速对应的电压,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出最后的速度。
易错点

加速的次数和加速电压对应的时刻。

高考江苏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