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电子的1836倍和1839倍。2数量关系①..." />
首页>高二>导航 > 最新信息

人教版高二物理《原子结构》学习重点

2016-12-06 16:36:00 来源:无忧考网
1基本介绍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最小的微粒无法再变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和中子由三个夸克构成。电子的质量为9.1091x10-28-28">克,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电子的1836倍和1839倍。
2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注意:中子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整个原子显不显电性,也决定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3原子模型
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 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 正电荷是如何分布的?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一大堆新问题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物理学家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1901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提出的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带正电的粒子,外围是一些绕转着的电子,电子绕转的周期对应于原子发射的光谱线频率,最外层的电子抛出就发射阴极射线。
高二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