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是京郊大区,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教研人员深入28所中小学,走进17所农村边远中小学的340余个课堂,听课范围覆盖到中小学所有学科,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为该区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该区3000余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56%的专职教师直接参与听课、评课、座谈活动,参加活动教师之多,辐射作用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一名来自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说:“我在农村教书十多年,以往也听过专家的讲座,这次亲自上课、听专家评课还是第。我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除了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软做法外,顺义区还努力提升他们的硬件装备水平。据区教委主任冯义国介绍,自2005年以来,该区共投入9.2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其中投入1.7亿元加强教育装备改善。顺义虽然处于农村地区,但现在做到了学校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班一套多媒体设备,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该区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优势,启动了网络同步教学,在顺义教育信息网上开设了“同步教学课堂”专栏,完成了千余节常态课的录制和网上播放,供全区同学科教师参考借鉴,受到了普遍欢迎。每名教师每节课前都做好教学目标等“五个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呈现出生活化、开放性等。
据了解,顺义区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大事来抓,每年确定主题,相继开展了师德会签、演讲、征文系列教育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事业动力。同时,与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推出“人才强教”工程,到2008年年底完成对全区干部教师的轮训。开展了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每3年一轮,以赛助教,重点考察教师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五项基本功,为农村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编后:
北京市顺义区为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采取的“软硬”两手措施,值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参考和借鉴。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有很多,但重要的就是两条:一是给他们配备“硬件”,如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帮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二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顺义区请专家、教研员“一对一”地帮农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做法也非常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