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购买力评价指数
2.转继承适用的范围是( )。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遗赠扶养协议 D.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3.35 年前,安徽小岗村 18 位农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35 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对外发包,流转总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 44%,前者是 为了温饱,后者是为了进一步致富。小岗村的变化告诉我们()。
A.发展具有曲折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环往复的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C.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D.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4.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 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学技术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5.对外开放是( )。
A.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B.权宜之计
C.长期政策 D.全面开放
6.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多元的纠纷解决体系。民事纠纷具体解决方式包括(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民事诉讼
7.“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引起了我国人民思想上的巨大解放和观念上的不断更新,封闭、保守、狭隘的小生产观念正在被打破,逐渐被开放、进取、开拓、创新等观念所代替。”这一事实说明( )。
A.开放、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人们的认识决定人们的实践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
D.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8.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9.一条花仙子女士围巾在普通商店的标价为 52 元,而完全相同的该商品在高档商场的标价为 199 元,这表明( )。
A.标价的差异体现了两个商场产品质量的差异
B.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常常是不准确的
C.商品的标价不仅仅包含着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包括与买卖商品相关的服务的价值
D.标价的差异体现了商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10.下面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B.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C.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处理好中美、中俄关系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答案】A。解析: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在反映 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与 CPI 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 的总费用。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称 PDI)个人可支配收入,即 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购买力平价指数,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能够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对合理的 比较。故本题答案选 A。
2.【答案】D。解析:转继承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转继承人就是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转继承可同时适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故本题选 D。
3.【答案】ABD。解析:小岗村在 35 年实行分田到户,35 年后又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对外发包,这是由于在不同的阶段有其矛盾的特殊性,35 年前温饱是主要矛盾,35 年后致富成了主要矛盾。因此可以看出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因此 B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小岗村从 35 年前的首创“分田到户”又到 35 年后的外包,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循环往复的,因此 A 选项符合题意。“分田到户”是将田地分散到农民手中,35 年后由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因此又对分田到户进行了辩证的否定,实行集中外包,流转面积占可耕面积的 44%,肯定了分田到户的积极一面,克服分田到户在当时不适应发展的因素,是一种扬弃,因此 D 选项的说法也是符合题意的。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因此C 选项说不同矛盾构成事物的特殊本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
4.【答案】CD。
5.【答案】AC。解析: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而非权宜之计,故选 A 和 C,排除 B。对外开放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无原则的全面开放,故排除 D。故本题答案为 AC。
6.【答案】ABCD。解析: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根据纠纷处理制度和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自力、社会、公力救济。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公力救济则指诉讼。故本题答案为 ABCD。
7.【答案】C。解析:题干说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引起了我国人民思想上的巨大解放和观念上的不断更新,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意识的改变。故 C 符合题意。AD 选项均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题干没有涉及。B 选项说法是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为 C。
8.【答案】ABC。解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超出了社会存在的范畴,因此,D 项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 ABC。
9.【答案】C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格,但是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店铺的租金,当地的消费水平等等。故本题答案选 CD。
10.【答案】BD。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对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对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以 A 不选。独立自主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因此 B 正确。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外交政策。其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是我国的 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基本立足点。所以 C 选项不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 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 选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D。